第一百二十八章 權衡利弊(第1/2頁)
章節報錯
緋紅的官袍襯得王臘長身玉立,和謝松照一樣出自名家,是琅琊有名的美男子。
「下官戶部尚書右丞王臘,請侯爺賜教。」王臘提著下襬進來,拱手道,「太后,王爺。」
顧長堪欣喜不已,身子前傾道:「守意,怎麼現在才來。」
王臘躬身道:「王爺,臣方才算了筆天下的大賬,故而來遲。」
顧長堪隨意的指了指謝松照道:「守意,但有何問題,儘管向侯爺詢問,本王相信,侯爺一定會為你答疑解惑的。」
顧明朝以前不知這人深淺,只知道周太子對他非常欣賞,一度想把他留在燕都,當時不覺明厲,現在倒回過味來了,能在別人的地盤上全身而退,只是同僚被殺,算是給了個警告之外,再沒有其他的事,回來之後還得了重用的人,怎麼能是泛泛之輩。
王臘走到謝松照面前,拱手道:「侯爺方才說,您身後站著的是六十萬周國百姓,是十萬萬陳留兵士,是大周陛下和太子,這雖不假,那侯爺可算過賬?」
謝松照抿了口茶,挑眉道:「什麼賬?」
王臘從袖子裡拿出個摺子,放在謝松照案几上,「謝侯爺,陳留十萬兵士,每月所需的淨糧草就需要五十萬石,而且這還是自耕自給的情況下,若是開戰,恐怕糧草……」
謝松照伏案大笑,「紙上談兵……書生果然誤國!」
顧明朝絲毫不震驚,謝松照隨口胡扯的本事他從不懷疑,謝松照什麼都能輸,氣勢不能輸。
王臘冷笑,「請侯爺指教,在下如何誤國了?紙上談兵不假,但這糧食所需乃必須的,不用紙筆算,那用什麼?」
謝松照拍案而起,「王右丞,趙括紙上談兵損失了四十五萬兵士,當今天下,誰禁得住四十五萬兵士的損失?別說折了四十五萬,就是五萬都得向天下謝罪!」
謝松照不跟他說正題,就問紙上談兵的後果他能不能承擔,這個看似輕飄飄的問題就這麼被變成了大山,壓在了王臘身上。
這個問題轉圜不了,也沒有誰承擔得起,顧長堪不肯放棄王臘,可惜唸書太少,不知道該說什麼話,而楊太后跟他已經到了分權的時候了,他們之間的想法再也不和以前一樣和而不同了,只能自己想辦法。
王臘沉住氣道:「侯爺不妨聽我算完這筆賬,再論斷這是不是紙上談兵。」
謝松照指著殿內的陳國官員道:「諸位,放才王右丞說,紙上談兵不假,現在卻還要算這筆賬,諸位,這紙上談兵的東西,誰要聽,可盡去聽,謝某出身將門,不屑於聽這等言語汙耳!」
此話一出,王臘更難得到支援,王家世代公卿,以文墨文明於世,而江左謝氏不同,他們文武並齊,尤其是武將居多。這麼一論,王臘的賬顯得無足輕重。
王臘半分不懼,甚至還往前走了兩步,「謝侯爺,糧草不濟之下,陳留之兵焉能為你一人出動?周國皇帝和太子又豈不會計量得失?謝侯爺是否將自己看得太重了?」
謝松照摸著腰間的玉佩,眼神輕蔑地道:「王右丞,我周國皇帝是我姑父,太子是我表弟,太后是我姑祖母,皇后是我姑母,林帥、江帥是我摯交,北疆守將之一是我堂弟。敢問王右丞,是不是你把我看得太低了?」
謝松照出入陳國如入無人之境,最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他的身份,而他一個病秧子,實在不足為懼。
楊太后慢慢圈著茶盞轉,「謝侯爺,權衡利弊之下,周國真的會選你嗎?」
謝松照隨手拔出來身後侍衛的劍扔到地上,「太后不信,儘可來試。」
局勢陷入僵局,謝松照的氣勢實在不能讓人忽視,誰也不敢輕動。
謝松照嗤笑,「王右丞,何不一
試?」
王臘不肯服輸,「謝侯爺,周國沒有這個兵力,您就是一枚棋子。」
謝松照仰天大笑,「唉,王右丞,你怎麼就這麼天真呢?陳留兵撥出兩萬,滏陽尚有兵甲二十萬,再撥出三五萬,兵臨臨淄城下,儘可足矣。何勞權衡利弊?倘若謝某不幸喪命於此,那這就是陳國的災難。」
王臘冷笑,「謝侯爺真看得起自己,人之一死,不過輕如鴻毛,謝侯爺……」
謝松照擲杯於地,朗聲道:「謝某一死確是鴻毛,但於陳國而言,那就是滅頂之災!」
楊太后終於出聲了,「謝侯爺,哀家不大明白這滅頂之災……」
謝松照笑道:「陳國東面常有海賊侵襲,不得安寧,水師又不如我荊州之兵,北面雖無代北虎視,但兵力卻分散在邊境線上,難以聚在一起。倘若我周天子一怒,血流漂杵,恐非陳國所能承擔。」
謝松照說的隱晦,但在坐的位高權重的人哪一個聽不明白。
陳國兵力不足這是內部才知道的事,畢竟在外人眼裡,陳國的攝政王顧長堪殺人不眨眼,抬手間就能滅了一個國家,這實在不像是一個兵力匱乏的國家。中文網
謝松照的眼神震懾力也是十足,令人不敢直視。
顧明朝將面前的果子都扒了皮,放在碟子裡,擱在謝松照茶盞邊,拎起娟子來擦了擦手,輕聲道:「謝侯爺,兵力分佈素來是一個國家最隱秘的東西,您知道得未免太詳細了。」
謝松照回頭看著他,「我的好徒兒,真是怎麼都教不明白你。我白費了一片心將你放在太子宮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