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三方(第1/3頁)
章節報錯
陳墨看得出來,鍾馗跟白鎮北的關係很不一般,剛剛的談話也證實了這點。
可他還是沒有想到,對方竟然說出了捨命相隨的話來。
箇中感情,做不得假。
既然如此,那還顧慮什麼。
絕境逢生後,首要做的就是反擊,與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相比,陳墨更信奉仇不過夜這句話。
當然,報仇也得有計劃,絕不能莽撞行事。
所以接下來的時間,鍾馗將情況做了介紹,陳墨也瞭解到了這裡的種種。
要塞分為東西南北四個大營,相應的糧草官也就有著四位,侯勇就是其中之一,全權負責北營的後勤軍需。官職不是很大,但分量卻相當的重。
侯勇這個人有些能力,只不過功利心太重,這些年蠅營狗苟的事情做了不少。
雖然沒有抱上夏侯震的大腿,但卻攀附上了監軍的關係,可以說混的風生水起。
北營如此,其他地方也都相差不多。
總體而言,要塞分為三股勢力。
第一,是夏侯震這位大將軍。
實權在手,呼風喚雨,要塞絕對的核心。
其次,是監軍。
此人的後臺,是遠在都城的相國,帶著聖命來此行使監察的權利,所以就連夏侯震,也要賣幾分面子。
最後,是鎮北大元帥的舊部。
這些人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性格直爽,能征善戰。
放到沙場上,可謂是虎狼之師,然而一旦入了權謀局中,就顯得不夠看了。
每次的明爭暗鬥,都會落於下風,可以說受盡了窩囊氣。
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立場的問題。
無論夏侯震,還是帶著聖命來此的監軍,都是主和派。
儘管他們屬於不同的勢力,但與主戰派相比,還是能做到暫時擱置矛盾,槍口一致對外的。
如此一來,元帥的舊部,也就成了兩方打壓的物件。
時至今日,已經是極其的式微了,甚至連心氣都沒了。
聽完這些,陳墨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做夢都想象不到,要塞情況會複雜到這種程度。
內憂外患,邊軍不吃敗仗才怪。
“先生,該說的我都說完了,您看怎麼辦合適?”
鍾馗只認一點,誰拿著匕首誰就是他的主心骨,而且還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