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天賜略略向後退了幾步,白衣人也同時向後撤了幾步,剛好落在四人面前。白衣人大喝一聲,“走!”四人反應極快,跟著白衣人,趁秦天賜沒有追上來立刻撤退出了破廟。

秦天賜清醒記得外公告訴過自己江湖上的一些險惡,也知道窮寇莫追的道理,所以也就放任幾人逃走。

五人逃出數里路,見破廟那少年沒有追來,終於在山腳一隱蔽處停下稍作歇息。

四個黑衣人忙單膝跪地抱拳,其中一人道,“多謝白虎大人救命之恩,幸虧白虎大人及時趕到,否則我兄弟幾人性命有所不保。”

白衣人輕微走了幾步,突然口吐鮮血,直接把白麵罩嘴唇處染紅了一大片,然後半倒於地。四人趕緊上前扶著。

白衣人微微道,“想不到,凌雲閣少閣主有如此深厚的內力,這次到是吃了一虧。”

四人一驚,其中一人道,“原來他就是半年前名聞天下的凌雲閣秦天賜秦少閣主?”

“他有這樣的實力?竟然把白虎大人傷成這樣?”

這個叫白虎的白衣人輕聲道,“我也是方才和他交手才知道。否則不會被他體內‘洗髓經’和‘易筋經’這內外雙修的神功打傷至此。”

“這世上還真有人練成這兩門神功?”

白虎冷笑道,“其實同時會這兩門功夫的人到是有好幾個,只是這麼年輕的人會這二門神功的只有他一個。”

“原來如此。”

白虎微微道,“這次的確是我們失誤。我早已接到訊息說不久凌雲閣少閣主會大駕光臨華山,所以嚴大人委派了很重要的任務。哪知道這小子以這種形式出現。眼下我受了傷,需要幾日時間恢復,接下來要調整下策略。”

“屬下願為白虎大人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四人同時抱拳道。

“好,如此,還真需要你們做件事。你們明日開始,先去………………”

…………

秦天賜和白衣人對完掌,深知對方絕非泛泛之輩,況且還有另外幾人在他身邊。若是魯莽追上去,難免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狀況,所以立足廟內,沒有追去。

待幾人氣息完全消失周圍,秦天賜才稍微放鬆一些。那老伯的確已經逃之夭夭了,讓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群人居然追的是這老伯。

記得老伯臨危前說過,要想上山見黃果兒,最好是從西峰蓮花峰上山,這是為什麼?這群人的目標是老伯?最近這段時間有人要傷害黃果兒?若老伯知道西峰才是接近黃果兒的唯一路徑,那這群人追趕老伯也就能理解了,那說明他們也想從老伯處打聽到上山的真正途徑。

真是笨死了,剛才都沒有問清楚到底這蓮花峰有何特別之處;而這偌大的華山西峰,上去後找誰?難道直接就能見到黃果兒妹妹嗎?

秦天賜越想越是生氣,抱起地上酒罈猛灌幾口……只是……有些奇怪……對啊!戰鬥前,明明自己和老伯是一人抱了一罈十斤裝的酒罈,眼下只剩下一罈。這老伯,真是個酒鬼,逃命還不忘抱著酒罈。只是沒辦法從老伯口裡打探更多的關於蓮花峰的情報著實可惜。

既然如此,不管是真是假,既然來到了這傳說中的華山,那還是先從西峰開始吧。不過,對於敵人來說,可能自己已經暴露了。那白衣人和自己交手,他不是泛泛之輩,那自己所用的武功套路對手也一定清楚了。不過白衣人絕想不到自己的內力也不俗,一定也多多少少傷了他幾分,所以現在必須趕在白衣人受傷之際,立刻趕到山頂,找到黃果兒,然後尋求幫助後迅速救出小金龍。

最危險的地方也是最安全的地方,破廟剛經歷了一場惡戰,一般人都會迅速轉移地方。所以秦天賜抓住敵人這個心理特徵,還故意逗留在破廟休息。也是為了看是否能再次遇到老伯。

秦天賜一邊等著,一邊喝著酒,不知不覺還睡著了過去。

雖是六、七月的夏暑天氣,這夜晚偶爾刮點山風還是比較冷的。寅時時分,秦天賜被一陣陣山風驚醒,看看天氣,差不多了。既來之則安之,來都來了,還是終究要上山的。於是簡單休整了一會,便摸著夜黑往西峰攀去。

華山西峰是華山最秀麗險峻的山峰,山高七百八十餘丈,系華山主峰之一。峰頂翠雲宮前有巨石狀如蓮花,故又名蓮花峰。又因峰巔有巨石形狀好似蓮花瓣,古代文人多稱其為蓮花峰、芙蓉峰。

西峰為一塊完整巨石,渾然天成。西北絕崖千丈,似刀削鋸截,其陡峭巍峨、陽剛挺拔之勢是華山山形之代表,因此古人常把華山叫蓮花山。

登西峰極目遠眺,四周群山起伏,雲霞四披,周野屏開,黃渭曲流,置身其中若入仙鄉神府,萬種俗念,一掃而空。西峰南崖有山脊與南峰相連,脊長一百一十二丈有餘,石色蒼黛,形態好象一條屈縮的巨龍,人稱為屈嶺,也稱小蒼龍嶺,是華山著名的險道之一。

不過這蓮花峰也是華山五峰中唯一沒有建築的山峰,完全是純天然的。所以這蓮花峰幾乎很少華山弟子,因此到時顯得十分寧靜。不過正因為此峰華山弟子較少,所以還是有很多樵夫、獵人等在蓮花峰混口飯吃。

秦天賜憑藉自身神功護體,體力自是比常人更精進。華山雖險,但長度不高,只兩個時辰秦天賜便來到上面,抬頭望去,山頂不過小段路程。若是常人來登,的確是有十足的難度。

秦天賜來到一處稍微平坦地勢,前面一個山崖翻上去便是蓮花峰最頂點,不過他被此處震驚。面前這山崖上,竟然刻了一首詩。

西嶽雲臺歌送丹邱子

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榮光休氣紛五彩,千年一清聖人在。

巨靈咆哮擘兩山,洪波噴流射東海。

三峰卻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開。

白帝金精運元氣,石作蓮花雲作臺。

雲臺合道連窈冥,中有不死丹丘生。

明星玉女備灑掃,麻姑搔背指爪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