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凌雲神功,大功初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秦天賜把聾啞人送的飯菜給師父和外公送去,大半日的幾人都陷入絕望和沉思中。
用過午飯,雲木楠突然道,“我的乖外孫。你此刻若是學那老和尚的武功一定會來不及,那可得何年何月。但外公教你一套武功,這套武功在後期也可天下無敵,不比他們少林差。更厲害的是,只要你學會,馬上便可用,也許也是咱們能快速出去的唯一法子。”
“都這個時候了還練什麼功啊外公!”秦天賜著急道。
老和尚這時嚷道,“天賜,你來一下。”
秦天賜聽到師父叫自己,跑了過去,蹲下問道,“師父什麼事?”
老和尚小聲問道,“這幾年你每天都有練師父傳你的經書嗎?”
秦天賜點頭道,“除了最近這些時日,天賜每日都有練習,不敢忘師父教誨。”
“那現在八脈打通幾脈?”
“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這六脈已通,弟子愚鈍,陰蹺、陽蹺還未通。”
老和尚驚道,“你現在已通六脈?”
“師父你不要怪我,最後兩脈實屬太難,我怎麼也衝不開。”秦天賜慚愧道。
老和尚點點頭,說道,“這兩脈不通,是因為缺少為界之力。前六脈尚可自通,後兩脈很難。不過你能在這八年時間無師自通八脈中的六脈,也實屬不易。你這就跟你外公學習凌雲閣上乘武學去。”
秦天賜急道,“上乘武學?現在哪有時間練?您說過,練上乘武功哪有捷近?眼下怎麼可能在這裡學那麼久!現在要想法讓師父和外公出去才是上策。”
老和尚道,“為師覺得此時此地是你練武的絕佳時刻,而且你現在有多大潛力,你自己根本不知道。相信為師的,能不能出去,全靠這段時間你的學習了。去吧……”
雲木楠吼道,“你們師徒在那嘀嘀咕咕啥呢?乖孫,還不快過來!其他人想學還學不到呢!”
秦天賜起身往雲木楠處走去,不時還回頭望望義悟老和尚。老和尚只對他狠狠點頭到,以示對他的肯定。
“來,天賜。外公告訴你。我們凌雲閣能在江湖上創下今日的成績,全靠‘衝雲劍法’和‘混元凌霄功’。劍法就沒時間教你了,現在你要學的是‘混元凌霄功’。這套內功分上下兩卷,其實真正的威力在於下卷,但只有我雲式一族血脈之人才可習得,這是什麼原因只有開派祖師才得知。但學習下卷鬚習得上卷。”雲木楠解釋道,“上卷內功,聰慧者三月可成,一般尋常者三年可成,愚鈍者可能一生也無法習得。練成上卷後,外公親自指導你下卷,爭取半年內你把整套武學學全。到時你自然可以帶老和尚和老夫離開此處。”
“半年?要這麼久?”秦天賜失望道。
“半年還久?要知道,你外公我學習上卷用了整整三年,下卷學了整整十年,都還尚未掌握完全。這套武學你學會,自會明白其中的厲害,到時便可帶我們出去。”雲木楠面色深沉道。
“那好吧,外孫很笨的,只能儘量一試。”秦天賜身上的壓力頓時大了許多。要知道,兩位老人的後半輩子都賭在自己身上,如果自己越快習得,便越早能解救兩位至親之人。
“好,那咱們開始……”雲木楠深吸一口氣,繼續說道,“這‘混元凌霄功’異於尋常內功武學,它是積少成多的一種內功心法。簡單來說,它會隨著修煉時間愈來愈強,它會在你體內形成一個積累。每一次戰鬥,對手越是強大,你的積累也就越多,成長也就越快。現在先來記口訣。‘心靜如水,優柔纏綿;蓄勢而發,強可穿石。’一定要謹記這十六字口訣,意如字。”
秦天賜重重點點頭,表示自己能明白。
雲木楠問道,“天賜,你知道八脈嗎?”
秦天賜再次點頭,雲木楠厲聲道,“這可馬虎不得,錯一個穴位,便會走火入魔。你把八脈穴位背出來外公檢查下。”
秦天賜道,“人有十二脈,任何一脈上的穴位出狀況,人體都會出或多或少的問題。而武學中以八脈為基礎,又稱奇經八脈。分別為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維、陽維、陰蹺、陽蹺。督脈有二十九穴,分別為長強、腰俞、腰陽關、命門、懸樞、脊中、中樞、筋縮、至陽、靈臺、神道、身柱、陶道、大椎、啞門、風府、腦戶、強間、後頂、百會、前頂、囟會、上星、神庭、素髎、水溝、兌端、齦交、印堂。督脈乃人體陽氣之首,若是督脈通氣,則可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任脈總任一身之陰經調節陰經氣血,為‘陰脈之海’,任脈循行於腹部正中,腹為陰,任脈對一身陰經脈氣具有總攬、總任的作用。另外,足三陰經在小腹與任脈相交,手三陰經借足三陰經與任脈相通,因此任脈對陰經氣血有調節作用,故有‘總任諸陰’之說。所以任督二脈打通,人體的陰陽二氣將會得到空前提升,任脈起於胞中,止於下頜,共有關元、氣海等二十四腧穴……”
雲木楠點頭,用讚許的口吻稱讚道,“好,好。你把奇經八脈掌握得很好,看來你身邊應該有個武學好手或者醫學好手。”
“外公怎麼知道?”秦天賜不解道。
“哈哈,看來你身邊有個醫術很高明的人了,這人恐怕還是個妙齡女子吧。”雲木楠得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