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回:文慧法師,多年以前(第1/2頁)
章節報錯
四掌相對,展現出氣勢如虹的狀態。秦天賜直接被這力推得向後退了數步。這飛出的一人接掌後也因反力向後翻滾一圈回落到倒地的安仁執身邊。
安仁執嘴裡還滿是鮮血,喘著氣怒道,“本將軍,知道你有秘密任務,可現在本將軍有難……你竟然能忍得住不出手相救?回去後,看我怎麼對父親說。”
這人道,“小將軍,小僧在這給您賠禮了。既然小僧已露面,那接下來之事還是交給小僧吧。”
這人慢慢轉過頭來,此人約四十七八,而且是個光頭,最觸目驚心的,他居然是個瞎子,看樣子是一位實力不凡的盲僧。
誰也不曾想到,這安仁執還有一個這樣的手下,他的實力大家都親眼所見,絕不在少林四大神僧之下。只是,這人竟然是……
這不是吐蕃國無目禪師文慧法師嗎?他怎麼會出現在?他怎麼又為安祿山所用?
不過這文慧大法師好生厲害,雙目失明,但卻如履隨行,只用雙耳辨物辨人。他開口道,“這位小施主,好俊的內功。想不到堂堂大派少林寺,竟然把‘洗髓經’這麼高深的內功心法傳於一個外人……還靠一個外人來支援這局面。少林派未免有些說不過去吧?”
全場的人都驚呆了……這少年不但會使凌雲閣的“混元凌霄功”,還剛學會了少林外家武學“易筋經”,想不到他還會使用無上內功“洗髓經”。這是連秦天賜本人都不知道的,他只是下意識接了文慧法師的雙掌。不過他的掌力,是從小時候練老和尚從江湖令裡取出來的經文所致,逐年累月一點一滴積攢起來的。一直由孫玲一幫忙指點穴位,每打通一個穴位秦天賜只覺得身子更舒展,力氣更大了一些而已。
方丈道,“文慧法師,你怎麼肯定這少年用的是我寺的‘洗髓經’?”
“慧覺,當年我也想學‘洗髓經’,可是義獎那老和尚偏偏不讓我學……導致我現在根本沒有學全……你說小僧我能不能斷定這小施主用的是什麼內功呢?”文慧法師語氣逐漸加大了些。
“義獎師父?”眾神僧又是一驚……這吐蕃國的大法師,怎麼會……
“難道你是?”方丈猜測著。
文慧法師繼續道,“四十年前,少林不是丟失了一枚江湖令麼?”
“阿彌陀佛……這枚江湖令曾引得武林血雨腥風了多少年,弄得武林生靈塗炭。”方丈雙手合十道。
“哈哈哈,不錯,這江湖令就是小僧順走的。”文慧法師狂道。
這麼多年的疑惑,今日終於解開了,想不到四十年前少林寺遺失的那枚江湖令竟然是這個吐蕃國的和尚偷的。難怪當時怎麼查都查不到,這也是當時武林的一個未解之謎。
慧明插話道,“不對啊,我少林戒備森嚴,尋常人想要盜走那是萬萬不可能的。而且你一個外來僧,來我寺盜取江湖令,怎可來去自如?況且四十年前,你才多大啊……”
文慧道,“你可一點沒變啊,還是那麼急性子,那麼笨。小僧方才不是說了麼?當年小僧想學‘洗髓經’,老和尚義獎偏偏不給,於是小僧就偷練。你說小僧對少林熟悉不?”
慧能道,“那你這是偷學他派武功,是犯了武林大忌。”
“哎……你又錯了……慧能,你還是那麼死板……你們幾個老糊塗,仔細想想吧。四十八年前,義獎那老和尚做了件什麼事?”
四十八年前?慧覺察覺到了立刻說道,“你是慧文師弟?四十八年前師父在山腳撿到個男嬰,後來帶上了少林。”
“哈哈哈,小僧還以為你們都犯糊塗了呢。”文慧笑道,“反正今日我們也不戰而勝,這麼多年的仇恨和你們一吐為快也是不錯的。這蟲蠱之毒的滋味想必也是不好受的。哈哈哈……”
旁邊的菜園僧慧智站起來唸道,“都這麼多年了,你還沒放下仇恨?”
“放下?小僧這雙目不是那老傢伙廢的麼?”文慧怒道。
慧能喊道,“別和這棄徒說那麼多,十八銅人佈陣!”
十八銅人立刻展開架勢。
慧念這時說道,“師父當年有眼無珠,錯拾了你,他怕你繼續釀成大錯,不忍開殺戒,於是才取你雙目。但師父取你雙目,也自毀了雙目……”
“那他可真是偉大啊……事已至此,小僧再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吧。慧覺,你覺得你現在當這方丈是拜誰所賜?”
眾人都望著他,尤其四位少林神僧。文慧法師繼續道,“義獎那老和尚,是小僧殺的。哈哈哈……”
慧明怒道,“你放屁!就憑你,怎可傷師父分毫?”
“是,要說打,小僧的確不是義獎那老和尚的對手。不過那老和尚迂腐,妄想還度化小僧,最後被小僧一掌崩了天靈蓋!哈哈哈哈……”
幾位神僧氣得不顧自己身體,徑自站了起來,好想要和他拼命,方丈忙喊道,“眾位師弟,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聽到方丈師兄的命令,幾位才又冷靜下來。
這時,方丈徐徐道來,“四十八年前,師父下山見到一男嬰,覺得甚是可憐。於是帶回了寺廟。這男嬰逐漸長大,不想是個武學奇才,才三歲,尋常人都還在學走路說話,這小孩便可完全打出‘羅漢拳’。五歲時隨眾弟子下山,可這一去卻完全改變了他的人生。不知嚐到了什麼,這小孩回來後屢次破戒,又要吃肉又要傷人。最後還在山下連做了一起大案,連殺了一十七人。那時他還是八歲的小童,師父不忍將他送至官府,只得毀其雙目軟禁在寺內,以減少他的殺戮。想不到沒多久這小孩就失蹤了……再沒多久,師父無緣無故圓寂,當晚我寺江湖令還失了竊……萬萬沒想到這一系列作案都是你慧文師弟……”
“呵,那你知道小僧殺的這一十七人是何人?”文慧自問自答道,“這一十七人,乃是小僧的至親們。”
“什麼?你居然能做出這種殘忍的事?又殺自己師父,還滅自己家族?”程伯看不下去了,在一旁怒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