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神功三經,輾轉曲折(第1/2頁)
章節報錯
三個?雲三娘也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說法,難道這江湖令還有什麼更大的秘密嗎?
老和尚解釋道,“少林自三百年前開派祖師佛陀跋陀羅的成立而正式在嵩山建立。距今剛好二百年前,達摩祖師傳給弟子獨臂大師慧可大師三本經書。一本佛經書《楞伽經》,那是梵文,翻譯過來便是《般若經》或者《金剛般若經》。另一本便是上乘的內功武學,叫《洗髓經》。當時達摩祖師廣度佛法,也和我中原道教有過交流,透過結合我們中原道教養身提氣之道和達摩祖師家鄉柔術瑜伽之術,建立了獨有的少林外家功夫也就是第三本《易筋經》。”
秦回安和雲三娘對三本經書其實早就聽有所耳聞,只是這種具體的也是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傳說,原來是這麼回事。
老和尚飲了一口酒,接著道,“這三本經書,一本是佛教經書,一本是內家武學,一本外家武學。但三本都是梵文,很多人都看不懂,就算是我佛教中人,也要有一定資歷和學識的高僧才能讀懂。所以當時慧可二祖把三本梵文經書翻譯出來後,便一直供奉在藏經閣。而這原版的三本經書,由當時達摩從家鄉帶回來的帶機關的鐵盒鎖住,放在達摩洞。不過……”
“不過什麼?”雲三娘問道。
“你們也知道,前任周武皇帝大肆發展和推崇佛教,讓原本中原第一大教道教和佛教之間產生了許多誤會。終於在四十年前爆發了一場道佛兩教的戰爭,其中受到最大對抗的兩個門派便是華山派和少林寺。那場戰鬥把達摩洞也燒燬了,當然現在也重新修繕了。但是這保管經書的鐵盒因為焚燒的高溫而變了形,並且其中一個被華山派搶走,至今未歸。後來朝廷出面調停,為了鞏固道佛兩教的和平發展,這就算是信物留在了華山派。少林派得到朝廷更多的封地擴大了寺廟面積。其實原本此事就此打住,也就沒什麼了。但是二十年前……”
“是前輩出事的時間嗎?”雲三娘關心地問道。
“是啊,我寺居然發生了一起離奇被盜案。達摩洞還剩兩個這江湖令,居然掉了一個。我大師兄義獎方丈慚愧得很,我與義空二師兄都不忍大師兄那樣自責,於是都主動請命下山追查這失蹤的經書。”
雲三娘大驚道,“原來前輩是義悟神僧,難怪您失蹤二十多年,原來在這裡啊。”
“你一個女娃還知道我的來歷?”義悟老和尚不免有些吃驚。
“現任方丈為慧覺大師,但您等的名號,我們武林中人誰人不知?江湖上提及您等的名號,真是望塵莫及啊。”雲三娘崇敬道。
“慧覺?想不到一晃二十來年,都到了師侄一輩接管少林寺了……哎……不知道義獎師兄和義空師兄怎樣了……”義悟老和尚發出感嘆。
雲三娘露出不開心的表情,低聲道,“義獎神僧早已圓寂……義空神僧也一直沒有蹤跡……現在只得見您一人……”
“啊!~~都是貧僧的錯,被困在這一毛不拔之地,到現在還沒完成使命!啊!”老和尚吼著,一發飆內力爆開。震得旁邊秦回安和雲三娘身體難受,全身顫抖!
待他情緒稍好,兩人才緩過勁來,稍事調整一下,雲三娘問道,“那前輩您是怎麼到這絕望谷中來的呢?”
老和尚仰天凝望著星空,隔了一會,低聲說道,“二十年前哦不對,看我腦子,這都忙活了快一年了……咳咳……在二十一年前的某個清晨,打掃衛生的一名小和尚發現達摩洞的其中一個鐵盒江湖令不見了。在當時可是引起了全寺的高度關注,整整找了三天三夜。可惜最後都沒了結果,要知道,駐守達摩洞的可是我寺一等一的高手,能從他們手中盜走這令牌,武功一定非比尋常。”
雲三娘疑問道,“能從武功高強的高僧面前悄無聲息地盜走這令牌,這說明此人武功要麼已到登峰造極之勢,要麼就是內賊做的。”
老和尚誇獎道,“不愧是鬼腦雲木楠的女兒,腦子果然好使。不錯,當時我師兄弟幾人和其他堂院首座分析後,一致認為要麼出自哪位江湖高人手筆,要麼是咱們自家內盜。可是守護達摩洞的幾名高僧一口咬定失竊當晚沒有見過任何人也沒有發生任何事,而且有資格靠近此處的各院各堂首座們都有人證證明不可能來到此處。而方丈義獎師兄和義空師兄更不會盜這經書,因為我們三人早就把上面的武功全學會了,所以盜走也沒意義。”
秦回安這時接話道,“那就說明這個江湖令是被江湖上其他門派的人盜走了?”
“當時能做到不讓我少林護院高僧一點察覺都沒的其他門派的高手,全天下不出五位。凌雲閣閣主飛龍雲在天。萬花樓樓主不敗神話穀梁翼。華山派掌門金靈玉几子道人。”
雲三娘收起笑容,“爺爺雲在天已經死了十多年了……”
“什麼?凌雲閣閣主已經雲遊了?”老和尚不曾想過武林號稱飛龍的凌雲閣閣主已經死了?要知道飛龍這稱號是怎麼得來的,他手上有二絕,其中一絕便是輕功,他的輕功如果在江湖上稱第二就絕沒有人敢稱第一。很多人和他對招,基本不用露第二個絕技,便會敗在他輕功之下。而第二樣絕技,混元凌霄功,這是一種極罕見的內功,它是可以醞釀儲存的,隨著戰鬥時間累積會越來越強。或者隨著修煉時間,內力會愈來愈強勢。要說能在幾名僧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盜走江湖令,飛龍老先生一定能佔得一席之地。不曾想到,他已經……
因為老和尚說有五位高手可以做到,而他只說了其中三位,於是秦回安問道,“那另外兩人呢?”
老和尚笑道,“我們只是從武功層面上來分析,是這五人,但從實際來講另外兩人盜走的可能性很低。”
雲三娘問道,“這兩人為何不可能?”
老和尚道,“我說過只是從武功角度上講這五人有能力對吧?因為這兩人其中一人按照當時江湖令被盜的時間來看,才不過十歲左右。”
“十歲?”
“十歲?”
秦回安和雲三娘都是一驚,江湖上竟然有如此之事?還能有這奇人?區區一個十歲孩童,他便能有這種造化?等下,二十一年前便十歲,那他此刻不過三十歲左右,在江湖一定很有名氣,怎麼沒在江湖上聽過?他是誰?
老和尚搖頭道,“說來慚愧,這小孩輕功很一般,內力也很一般,唯獨他的兵器使得很犀利。用刀用劍都是一流,十歲便獲得劍聖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