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他以為自己會就這樣死掉的時候,徐國公救了他。

那時的他只是一個最普通的小兵,而國公爺是營地的主帥,身份懸殊。

但國公爺在看到受罰的他之後詢問了士兵他受罰的原因,得知他是因為昨日的行動當中不服指令,耽誤任務程序才被罰的後,國公爺便讓人放了他。

國公爺不僅救了他,還帶他去了主帥營帳裡,請他喝了酒。

那一天國公爺跟他說了不少話。

他說:看你被烈日暴曬卻面不改色,鐵骨錚錚,是條漢子,如果因為犯了這點錯就死了太可惜了,你的命應該留在戰場上,保家衛國而用。

他說:不管是在軍營、在朝堂還是平常百姓家,惡永遠存在,重要的不是怎樣躲避惡,而是怎樣守護住自己心裡的那份善。

他說:你我其實都一樣,雖然身份目前有所不同,但你我正在做的事情無大無小,都是拼了自己僅有的一條性命,去保家衛國。我們之所以能緊握著自己手中的刀劍,就因為我們心中都有一個信念,我們身後是我們的父老鄉親,是老弱婦孺,我們倒下了,他們也會倒下。

……

那一日,初出茅廬的他全程錯愕地看著受萬人敬仰的國公爺,看著他暢快飲酒,放聲大笑,露出平日裡不曾見過的一面。

原來平日裡那般威嚴的國公爺,私下是那樣豪邁隨性的一個人。

原來那樣的一個大英雄,也如尋常老者一樣,平易近人。

那是他和國公爺僅有的一次近距離接觸,對國公爺來說,或許並不是什麼大事,但卻對他影響甚遠。

捉住鄭中業的時候鄭中業說的那些話,魏明庭並非沒有感觸,但他在很早之前就已經想通了,正是國公爺教會他的。

後來國公爺戰敗,丟失了東北的三座城池後,又被彈劾說他通敵賣國,故意洩露機密戰敗。

他堅信這是汙衊,那樣一個人是絕不會做出通敵賣國的事情的。

然而國公爺沒能活著回到京城為自己辯駁,他死在了回京的路上……

再然後徐國公府覆滅,和徐國公府關係密切的人死的死,貶的貶……

魏明庭從回憶中回過神來,此刻他手中老舊的酒袋子正是當初國公爺請他喝酒的那個袋子。

而後魏明庭起身,又從身後的櫃子裡面取出來一罈子酒,是百里香。

他將百里香的酒倒進了牛皮袋子中,然後仰頭喝了起來。

半壺酒下肚,他的眼前恍惚間又回憶起了那個風雪交加的夜裡,那個人將襁褓中的孩子交到他的手上。

“你可記住了,一旦這件事情被揭露,你就是觸犯了抄家滅門的大罪。”那人說。

他看著孩子,猶豫過後還是選擇了接過來。

“有份恩情我不得不還。”他對那人說道。

魏明庭閉上眼,瑾亦那孩子啊……

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有些事還是走到了那一步……

###

次日,聖旨降臨,魏明庭正式被提拔為台州府抗倭軍守備,授封武德將軍,正五品。

同時還賞賜了不少金銀器物。

接到旨意的魏明庭臉上並未顯現出太多的歡喜之色來。

對此,前來傳旨的宮人也很理解,畢竟魏大人才剛經歷了喪子之痛,此刻自然是高興不起來的。

只是這旨意是十日前就批下來的,不過今日才由朝廷指派的專人送到台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