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風暴」其實是一種並不嚴謹的籠統性稱呼。

它包括太空中因為恆星爆炸釋放的大量帶電粒子,從而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和高強度電磁波、太陽黑子在活動高峰期,發生劇烈爆炸而產生的太陽風。

以及諸多奇詭的天體變化造成的能量波動。

從150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後,星體和各星系始終各自向外飛速擴散著,這一現象就是「宇宙膨脹理論」。

星球間相互維繫的重力,引力本應該減慢這種膨脹的速度,但事實並非如此,宇宙空間的膨脹還在加速進行,這也使得無盡的宇宙中「風暴」不斷。

幾年來瘋狂痴迷於「宇宙風暴」研究的裡德·理查茲,對這樣的宇宙「天象」總結為:一種宇宙物質在其誕生或者死亡時,相互間進行碰撞而產生的一種活動形式。

而這些活動會在一個比較大的範圍內釋放出高能量粒子,從而產生所謂的宇宙風暴。

僅在地球有記載的近一百五十多年裡,就有超過四十次被「宇宙風暴」降臨波及的記錄,其中以1859年的第一次「卡林頓風暴」為最。

地球的大氣層會過濾掉大量的有害射線和能量粒子,而僅僅是風暴最忽略不計的餘波,也可以引發大規模的電力中斷、船隻,飛機導航系統失靈等巨大的災難。

「太空實驗室」飛船的探測鏡頭前,四個腦袋緊緊湊在一起,觀察著絢爛的能量渦流氣體與輻射相互作用而產生的風暴影象。

探測鏡頭裡的一切彷彿是被水彩染成繽紛色狀的洶湧大海,在一團銀色的交疊狀光環裹挾下,從星空的另一端浩浩襲來。

隨著「宇宙風暴」的靠近和飛船雙向奔赴,這無比壯美的景色漸漸已經能透過艦艙的落地懸窗,被四人透過肉眼看到。

「那紅色的光帶是海量的硫元素氣體形成,綠色是氫氣,而藍色表示氧氣……」

裡德指著能量風暴團周圍的氤氳光斑,滿眼迷醉,聲色溫柔的輕聲訴說著,似乎眼裡再容不下他物。

「嘖嘖,我說理查茲先生,你是怎麼想起研究這玩意兒的?」

蘇珊的弟弟約翰尼咂摸著嘴巴嘀咕道,只是看了一會就沒了興趣的躺靠在座椅上。

目光仍「焊死」在探測鏡頭中的裡德稍稍回過神,聽了約翰尼的問話分外熱切的解釋著。

「六年前的三月份,加拿大魁北克的電力傳輸系統被一絲宇宙風暴的能量中斷了九個多小時,我當時截獲了一份能量波普,分析後發現這團風暴竟極不尋常,其中的高能粒子流攜帶的元素分子是任何常規風暴現象所沒有出現過的……」

約翰尼看著裡德的背影,不置可否的聳了聳肩,聽了半晌後終於打斷道:

「OK.….聽起來很棒,但說實在的裡德,雖然這東西看起來很迷人,可我不相信它比蘇更讓人值得關心…」

「約翰尼!」

艦艙裡的氣氛隨著蘇珊·斯通的嬌喝聲陡然沉寂下來。

本·格雷姆難得同意著約翰尼的話,抱著肩膀默默點頭,而裡德則像是喝水被嗆住了一般連連的咳嗽著,通紅到發光的臉頰與蘇珊不相上下。

「準,咳咳咳準備吧本,還有一個小時四十二分鐘就要接觸風暴的外圍圈層了,雖然飛船的材質結構和能量遮蔽技術讓我們能最大程度的接近它,但還是謹慎些好…」

碎碎念著實驗的流程,裡德和蘇珊不時交匯又躲閃著彼此的眼神,雖然互相都沒有再說話,但各自的工作還是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剛剛被姐姐惡狠狠的瞪視了幾眼,約翰尼也乖巧的閉上了嘴巴,跟在本的後面準備起出艙任務。

一時間沒有人注意到在飛船的

探測鏡頭中,「宇宙風暴」的能量團之後漸漸又浮現出另一種強烈至極的粒子波動。

只是乍現了一瞬,光幕中金光熠熠的色塊便被愈發靠近的浩瀚風暴所遮掩。

那燦金色的翼狀光源體後方數百公里的位置,介於火星與地球的軌道間,枝權蔓延的長梭狀黃銅色飛船穿過茫茫星域,依舊緊緊尾隨著,彷彿是再隱忍不過的獵手。

斯庫魯人僅剩的王族星艦,已經跟隨「鳳凰之力」飄蕩在星河間,數十個地球紀年了……

「冕下,宇宙之子,吸收這團強粒子風暴的時刻應當是我們行動的最佳時機,艦船所屬都在等待您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