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 時代交錯,百年流逝(第1/4頁)
章節報錯
征服世界的路,註定是相當漫長的。
此時沒有鐵路,大明將士們想要去到德里蘇丹,只能繞路。
天塹喜馬拉雅山橫亙於大明與德里蘇丹之間,讓他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輜重和時間趕赴戰場。
而陸雲這一次沒辦法讓這支數十萬的大軍透過時空門行動了,這會造成太過誇張的連鎖反應,而且這才僅僅是德里蘇丹而已……
未來的更遠方又要怎麼辦?
總不能每一次出兵,自己都要去給他們開個方便之門。
這個先例不能開,所以一統四海這件事情,也急不來。
不過,當大軍開赴到南亞後……
本就戰亂頻發、千瘡百孔的德里蘇丹,就在精兵強將討伐之下一觸即潰。
大明將士們並沒有花費什麼時間,就聯合著藩屬國將德里蘇丹徹底拿下。
一些戰士踏上返回本土的路途。
而另外絕大部分,則是分散到德里蘇丹境內,成為了新的統治者,以及文化的傳播者。
公元1425年,德里蘇丹成為大明的二等藩屬國。
大明版圖進一步擴大。
朱棣也下達了新的詔令,開始打壓各個宗教。
詩《天下》,傳遍了大明蜀地的每一片地域。
就算是不識字的稚童,也能朗朗上口的背誦出完整的《天下》來。
以自由和平等為基礎,明屬番邦之變數,正在大大削弱。
不止如此。
大明威名,在通商的過程之中,傳遍了西方。
再加上正逢著西方文藝復興時期,人們開始反抗教廷帶來的高壓。
神學正在走向末路。
對於那些西方學者、文藝工作者們來說,大明簡直是夢想之中樂園一般的存在。
這讓不少懷著朝聖思想的學者朝著東方而來,帶著無數珍貴的記錄和記載回去,將大明所造就的神話進一步傳播了開去。
公元1437年……
朱棣今年已經是七十七歲高齡。
在西征德里蘇丹結束之後,大明又一次開始韜光養晦。
雖然朱棣心中很急,但是也只能強行的壓制住心中的焦慮。
遠征德里蘇丹,近乎榨乾了大明二十年來的積累,如果貿然再進軍,只能導致情況變得越來越不妙。
此時大明境內許多基礎建設也有大量的消耗,應天府故宮的建設正在有條不紊的進行,寶船廠同時也正在擴大規模。
這十幾年之中,霓虹再起亂象。
出兵平叛也牽扯了不少朱棣的精力。
打江山易,守江山難……
此時朱棣只覺得心力交瘁,而北元仍舊是心腹之患,如果不是大明國力的確強盛,此時怕是已經被拖垮了。
然而朱棣所操心的這一切……
其實都早就在燕郊地下基地的專案組之中,得到了解決方案。
陸雲此時正在聽著這第六次研討會之中,學者們激烈討論著的事情:
“大明已經開始進入第一次工業GM,很快這些運輸問題將不再會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