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發展壯大的速度,可以說是超出了人們的想象。

人口飛速上漲,因為元末戰亂頻發所導致的人口驟減,在二十年內就已經抹平。

而這種人口爆發,本來會為大明帶來極重的糧草壓力……

可是因為農部的設立、農學的普及,還有對於災害的宏觀控制,這導致了大明的糧食產量竟然超出了原本的預計!

其中尤其以朱元章所奉行的輕徭薄稅政策,極大的調動了百姓的積極性。

幾乎每個農戶家中都有不少餘糧。

這也就導致了文化行業的進一步興盛……

各種各樣的志怪層出不窮。

江南富庶之地,文人墨客以詩會友越發普遍。

當然,這也大大加強了大明軍隊的戰力,在輜重豐沛的情況下,朱元章在公元1394年第十二次北伐,大將周興將北元徹底驅逐,建立衛所保證邊疆穩固,解除了北元對大明中原的威脅,進一步保證了大明的發育時間。

但當然,北元此時並沒有放棄對中原的敵視,仍然在對中原虎視眈眈,隨時做好了再次入主中原的打算。

當然……

無論他們怎麼準備,也都無法再次撼動大明的存在。

曾經歷史上的土木堡之變,已經不會在發生了。

同年,大明沿海倭寇侵襲情況極為嚴重,在寶船廠建立之後,大明海軍也開始逐步提上了日程。

東面高麗一直鼠首兩端,在北元和大明之間左右搖擺,朱元章心中一直記掛著與陸真人所說一統宇內,趁著明軍強盛,在從中原徹底把北元趕出去後,直接調轉馬頭,直奔高麗。

這一戰,高麗毫無還手之力。

大明軍隊和剛剛組建的大明水師在兩年內徹底剿滅了高麗王朝,但是誰去這種邊疆之地進行統治,卻是讓朱元章有些犯難。

而朱棣給朱元章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思路……

“衛星國”在公元1397年正式上線。

朱元章將高麗國定義為藩屬國,和原本歷史上的藩屬國又有些不同。

這些國度直接受到大明管轄,但平日裡可自定朝綱,除邊防外不可擁兵,且語言、文字、文化等必須和大明保持一致。

大明水師在高麗一戰之後,再度擴大力量。

大明水師艦隊在1398年為平倭寇開赴海外,三月內斬下室町幕府將軍足利義滿人頭,後小松天皇被俘至大明,聽候發落。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章駕崩。

短短四年的建文帝朱允炆徹底泯滅在了歷史之中。

朱棣成功登基。

此時為永樂年間。

公元1399年,永樂元年。

朱棣賜死後小松天皇,並派人趕赴霓虹,大明“使團”到達時,稱光天皇正在登基大典,江戶正是一片喜氣洋洋,而看到明軍旗幟後……卻是好一個喜喪。

稱光天皇登基當天,便成為了藩屬國皇帝,一應制式與高麗相同。

同年大越國皇帝向大明納貢,表示世代忠於大明。

大越國至此加入到藩屬國行列,越國陳朝本來將亡,此時稱臣之舉,卻是定下了陳朝穩定。大越國皇帝班師回朝,回去的路上,大越國之內就已經發生判斷,朱棣派兵出擊……

沒費什麼勁兒就滅掉了來自於越國內部的小股力量……

同年大明水師開赴琉球王國,“幫助”琉球王國統一,且同時成為藩屬國之一。

朱棣藉助在學校裡學到的知識,用二桃殺三士之計,找到了合適的理由迅速出兵,用極快的速度平頂了大明邊陲各個小國……

隨即,大明進入到了高速發展和原始資本積累的時期。

十年發展,大明已經是兵強馬壯。

鐵甲船正在下水、伴隨著十數年的種子擇優,糧食正在越來越高、大明平均壽命上升至五十歲、醫學水平也在迅速上漲……

無論是文化、經濟、生產力、還是科技,全都是當時人類的最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