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研討會,由全龍國最為頂尖的一群來自各個行業的學者們所構成。

事關龍國統一大業,事關全人類,自然此時需要考慮到的方面有很多。

此時,整個會議室裡熱鬧非凡。

首先要確定的,是時間點。

其中,一位學者率先提出了思考的前提:

“既然統一地球的主力需要是我們的祖先,那麼就同時需要考慮幾個問題。”

“第一,某一時間點龍國生產力的問題,同時也要考慮當時其他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和戰爭水平。”

“第二,既然是要統一地球,那麼除了陸地戰爭之外,還必須要考慮到遠洋運輸,古代的航海技術水準是完全不夠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既然是要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地球,所以單純是武力的發動戰爭不可取,那就勢必要師出有名。”

“這一點上,還請各位儘快提供一些相關的想法了。”

“考慮到需要讓現代受到利益最大化,在進行統一戰爭時,務必要維持住當時的高增速發展,人口數量和基礎建設必須要遠遠超出當時時間段才行。”

這些大前提,讓在場的學者們,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

“也就是說……農業,基礎工業,醫學都必須也要得到大力發展。”

“作為一統天下的,超出了當時維度的強大國度,必須要保證普通百姓的幸福指數。”

“基本盤不能丟。”

“不過同時,我們龍國各個朝代巔峰時期軍隊的戰鬥力是母庸置疑的……”

“這總歸是一件好事。”

他們迅速投入到了討論之中。

“你說要從夏朝開始統一世界?不行,時間跨度太長了,對於當時的人來說,遠征所需要消耗的輜重根本跟不上。夏商周都不行。”

“秦朝?秦朝剛剛統一六國沒有多長時間就衰亡了,從當時的生產力和對百姓的壓榨程度來說,也不利於長治狀態,歷史是有其必然性的,以如此短命的朝代作為基礎向世界蔓延……這種想法都不應該存在。”

“我看最好的還是元朝,成吉思汗距離征服亞歐大陸只差最後一步了,距離征服世界其實也並不遙遠了。”

“元朝的問題也是太短了,不是在戰爭的路上,就是在戰爭之中,百姓沒有時間休養生息……切記我們的目標是要讓現代能夠受益,是一個長治久安的天下大同的社會,而不是簡單的將土地佔為己有……”

而就此又引出了新的討論點:

“你說長治久安的天下大同,這說起來容易,但當時的生產力和資訊閉塞情況都太過嚴重,你怎麼可能保證在征服了之後不會有什麼新的問題出現?各個地方的反叛暴動,都有可能是破壞一統局面的可能性!”

“這的確是個問題,哪位同僚有想法嗎?”

沉默並沒有持續多久,就有另外的人開了口:

“我的確有個想法……”

聽到這個說辭,本來亂糟糟的會議室之中就安靜了下來:

“剛剛有人說過,歷史是有必然性的,那麼想要真正的統一世界,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我們提供幫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科技水準,但最終也一樣會因為時代原因有當時的極限,既然如此,何不將問題變得簡單一點……”

“讓那些被征服的國家變成衛星國不就可以了?”

聽到這話,不少人的臉色都變了變。

這衛星國的理論,是當時在冷戰時期提出的,也的確存在了一段時間。

而放在這裡,似乎挺合適的。

眾人思索了片刻,覺得這個方案有深挖的潛質。

“的確,戰爭開始之後,我們所提供的技術援助或許會很快就被抹平。”

“既然提到了歷史的必然性,我們也必須要考慮到人類之所以會存在如此多國家的理由。”

“想要完成絕對的統一難度極大,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是不可能真正和諧共存的。”

“但如果是這樣的方案,就可以誘發歷史上其他國度之間的博弈!這可能會讓許多國度主動加入到衛星國的範疇之內!”

他們越是這麼說著,就越是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