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餘輛重型卡車,完全透過時間門,足足花了兩個小時的時間。

但後面還有各類大型工程車輛沒有完全透過。

一般來說,運輸時間對於整個工程的建設週期來說,是小到可以忽略的,可是對於陸雲來說,這反而是他耗時最長的時間成本之一。

他此時正握著那根銅線,聽著專案設計組的討論。

“最合理的規劃方案,就是以進入地點為軸線,在入場隧道的兩側搭建起來模組化工廠。”

“按照現在的設計,除了電力系統之外,網路也是必須要優先搭建的。”

“與此同時,住宿問題以及飲食問題也都輟待解決……”

另外一個名專家補充道:

“方案書上表明瞭必須要優先把那些隧道側端建立完成,還有那些錨定小屋……”

“我說,這錨定小屋是幹嗎用的?”

聽到這句話,孫豐田連忙打斷了這個問題:

“別問那麼多!”

“我們要做的,就是按照計劃書上的嚴格執行!”

那名專家雖然沒有再問什麼,但嘴上卻是抱怨道:

“這還真是離譜……”

“從沒見過這樣的設計圖……”

“除了要求提的多之外,設計圖本身一無是處!”

他看著便攜工作臺螢幕上展現出來的畫面,皺著眉頭似乎極其不滿。

孫豐田有些緊張的看向了坐在野戰帳篷口那裡握著根銅線坐著的陸雲,看到他沒聽到,放鬆了不少。

不過孫豐田沒想到的是,陸雲實際上是聽到了。

但是他當做沒聽到。

因為的確有點小尷尬。

但是自己在這方面畢竟不是專業的,大概給出來個意思就可以了。

另外一名專家也湊了過來看著那張圖紙,一陣皺眉。

然後才又開口說道:

“這個錨定小屋……不需要門?”

“什麼意思?用來做什麼的?”

“又不需要門,但是裡面又需要一定的空間……”

“小屋裡需要指示燈,需要能夠看到時間的螢幕,同時還要能夠看到小屋的座標……”

“備註4:這側的隧道出口,要有一根地下銅線與小屋內相連,要有一根線在小屋內甩出,做成把手樣子……”

“備註5:其中建造的第一個錨定小屋,必須要能夠控制所有小屋內燈光的許可權。”

“備註6……”

他偏了偏頭,一邊看著這些備註,一邊聲音越發的奇怪。

“這都哪跟哪啊?”

而這句話剛一脫口而出,這名土木工程學者的臉上就勐地一僵,似乎是突然間想到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