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置於時間線之中的陸雲,臉上的詫異保持了很久沒有消散。

“陸真人?”

“這……”

他心情有些複雜。

不過既然彩禮事件已經解決……

那這陸真人的名字,也無所謂了。

此時,他大腦又發散的想到了更多。

看來這首詩出現之後,也得到了大唐皇室的認可。

李隆基在得知了那位真人姓陸之後,也就有了作詩人。

雖然這首詩是李白寫的,但是李白卻一絲不苟的執行了在那天酒宴上陸雲所說的“互贈詩一首”。

所以……

“將進酒仍然是李白的名字,而這首《天下》則是屬於我?”

“歷史上怎麼記載我的?”

他皺起眉頭,想要在記憶當中找出自己存在過的痕跡。

而且他的確在記憶當中找出了自己的名字。

“陸真人……生卒年不詳,李白忘年之交,李隆基及大唐朝廷對其有高度評價。《天下》的作者,此詩之中所表現的浪漫之情,以及對於世人平等的美好願景,對後世產生了巨大影響。”

“注一:野史記載,《將進酒·君不見》原本便是陸真人所做,在李白辭別長安前,陸真人與李白互相贈詩,成為一樁美談。故有一說此詩為李白所作,具體已不可考。”

陸雲在腦海之中看到了這樣的解釋,也越發有一種難以形容的感覺在心底湧現而出。

雖然自己對時間線造成了改變,但是最終時間線的改變還是歸結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知道,在貞觀年間想要讓那首半篇將進酒就止於朝堂當中是不可能的。

但是當計劃的第四步出現在了腦海之中的時候,他就有些感覺到一種有些玄奧的迴圈之感。

這首詩在貞觀年間出現後,不再屬於李白的詩,卻在天寶年間再次屬於了李白。

而那首原本不該出現在時間線之內的《天下》,卻是屬於了原本不該在那個時間中出現的自己身上。

很難解釋這到底是宿命還是時間線所造成的必然。

不過……

這“2023年8月20日,彩禮陋習逐漸消失”的任務,終於完成了。

在大唐貞觀年間的兩儀宴之後,神州大地的彩禮陋習歷經近一千六百年的漫長時光,這“陋習”是真正在奔著“消失”而去了。

“逐漸”這個描述狀態的詞彙,也削弱了其他任務非要在某一日24小時內完成這樣的硬性條件。

至此,他終於達成了預言之中所提到的一切。

此時精疲力竭的陸雲,沒有心思再去細想這些。

他只想趕緊回到2022年,躺在床上好好睡上一覺。

在《天下》出現之後,對自天寶十一載後的一千三百年華夏大地造成了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