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各退一步
章節報錯
聽到小琴的話,沈老太愣住了,一時之間不知道如何決斷,或許是她沒有想到安瑩瑩會這樣做吧!
對於小琴的性格,大家還是比較瞭解的,非常耿直,但是不會撒謊,既然這樣說了,肯定是有原因的。
看到沈老太的為難,聰明的劉媽趕緊責罵小琴,「你這孩子是怎麼說話的?不要在淘氣了,老夫人已經夠心煩了,你可不可以消停一會兒?」
接著又對沈老太說:「實在對不起老夫人,小琴真的是太任性了,待會我一定好好教育她,您不要往心裡去。」
小琴是她帶來的,如果惹事的話,自己也有責任,最重要的是這是自己的親戚,當然不希望惹沈老太生氣。
雖然在這裡只是傭人,但是她們心裡也是有數的,在別的地方找不到這樣的好差事。平時做事雖然小心謹慎,但是並不是很辛苦,最重要的是待遇比一般人還高。
沈慕煦從來不會跟下人計較,更不會剋扣工資。有些時候他們家裡出了事,沈慕煦也會鼎力相助,這是讓那些人最想依靠的地方。
沈老太是以劉媽不要再說了,然後她看著小琴嚴肅的問道:「小琴,剛剛那些話你是隨口說說嗎?我知道你不是一個沒有分寸的女孩,你應該知道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雖然劉媽一直在給她使眼色,小琴明白劉媽的意思是讓她閉嘴不要再說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這個倔強的女孩,偏偏不信這個邪。她從來沒有因為安瑩瑩的身份對他阿諛奉承,年輕的她覺得自己並沒有低人一等,所以對安瑩瑩的這種行為非常不滿,這種時候更不會忍氣吞聲。
她點點頭,認真地說道:「老夫人,讓您操心了,實在不應該,但是我覺得自己並沒有做錯。安小姐剛剛回來,就指著我的鼻子罵問,我盯著她看幹什麼?還說我的眼神不對,充滿了挑釁。」
「我在院子裡,安小姐進來的時候,我確實看了一眼,但這是本能反應,只是想知道是誰回來了而已,並沒有用什麼挑釁的眼神看人。安小姐說我只是一個卑賤的下人,我是一個傭人沒有錯,但是我覺得自己並不***。我憑自己的勞動在沈家做事,獲得報酬,這是光明正大的,不偷不搶。」
「我也承認工資之外,我還得到了一些好處。但那是老夫人或是夫人賞給我的,並不是我偷來搶來的。安小姐雖然是一個高貴的千金大小姐,可是也沒有權利這樣詆譭我。我是一個傭人,怎麼了?難道一定比其他人低一等嗎?」
小琴一口氣將所有的話說出來,安瑩瑩的臉色難看極了。如果沈老太不在的話,她一定會破口大罵,一定會教訓不知好歹的傭人。
可是現在審老太就在這裡,她不敢放肆,畢竟以後還想當人家的孫媳婦。如果連老夫人這一關都過不了,那麼要想當女主人就難上加難了。有一個葉璃歌就已經夠了,如果老夫人也不站在自己這一邊,那麼情況就更加糟糕,這是事實,安瑩瑩心裡清楚的很。
很生氣,但是她還是壓制住心中的怒火,量用平緩的語氣,「小琴,你不要顛倒黑白,你這是惡人先告狀。是林浩送我回來的,這也是慕煦哥哥的吩咐,可是你居然說我勾三搭四。還說我來到沈佳目的不純,這些不是你應該管的吧?」
「不錯,我確實說你勾三搭四,這句話現在看來也不妥。但那是因為你罵我是卑賤的***,我才口不擇言說了那樣的話。至於說別的,我有沒有說對你心裡清楚!」
安瑩瑩自知理虧,傷心的哭了起來,「奶奶這幾天遇到的事情已經夠心煩了,現在居然還要被人欺負?遇到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說出來也沒有人相信。現在慕煦哥哥也病了,也沒有人為我主持公道,連一個傭人也可以隨意指責。」
沈老太不想繼續聽
下去了,大概也明白了什麼意思?只不過兩個女孩子之間的吵鬧而已,就算話說的很難聽,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她擺擺手說道:「你們兩個都不要再說了。你們兩個年紀都還小,都比較任性,吵架的時候說的話自然沒有根據,也很難聽。不過也是彼此彼此。算了,這件事情就不要再說了。」
然後又對小琴說:「瑩瑩有些話說的不對。這一點你也不要往心裡去。你的心態很好,就像你說的,雖然在沈家當傭人,但是沒有做見不得人的事情。你得到的報酬光明正大,所以完全不必自卑。瑩瑩是因為心情不好才會這樣。」
接著又對安瑩瑩說到:「你小時候就知道劉媽在我們家裡做事,到現在為止,已經十幾年了。之所以我們能夠合作這麼長的時間,是因為我們互相尊重,互相關心。小琴是劉媽親自挑選的人,一定不會太差。你們兩個吵架也不是第一次了,這一點我也是知道的。」
兩個女孩低下了頭,之前確實吵了好幾次,但是以為沈老太並不知情。可是這些小事怎麼能夠瞞得過耳聰目明的神老太呢?人家沒有發表意見沒有干涉,並不是因為不知道,而是因為不想管。
她看著兩個女孩接著說道:「其實你們兩個的性格還有一點點相像,如果加深瞭解,或許會成為好朋友。當然了,你們的家庭背景,人生閱歷不一樣,看待問題的觀點也不一樣,這都是正常的。就算做不了朋友,也不要做敵人。我希望以後不要在家裡出現吵吵鬧鬧的事情。這樣會影響彼此的心情,也會影響沈家的家運。」
小琴低著頭,輕輕地說道:「對不起,老夫人,是我太不懂事了,以後不會再有這樣的事情發生,請您原諒。」
沈老太微微一笑,「你也不用太自責,這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年輕氣盛,說的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