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個熟練活兒,做多了自然而然就習慣了。”吉翔道,“發個sci文章也不是什麼難事,難的是引用次數。”

“啥是引用次數?”

這些進階名詞唐嫣根本不知道,她好奇的問道。

吉翔年紀雖然小,但總是能說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名詞。

就像是引用次數,唐嫣就沒聽別的教授、專家說過。

附二院的所有人都以發表一篇sci論文為榮,至於別人會不會引用,那都是“細枝末節”。

“簡單講,引用次數就是論文的知名度,流量。”吉翔淺顯的回答道。

“論文竟然還有流量!!”唐嫣驚訝。

“水的論文當然沒有,正經論文都有。”林九則平淡說道,嚇了唐嫣一跳。

這兒怎麼還有個人!

不過配臺多了,唐嫣也慢慢的接受了這一點。

“好論文會被人引用,一般來講10個引用已經算是及格線。”

“論文他引是一個衡量學術論文水平的重要標誌性因素。論文有價值,才會被引。有學些經典論文都會被成百上千的引用,十次以上會有高被引標誌。”

吉翔眯了一下眼睛,用更溫和的語氣跟唐嫣解釋。

“那你的論文呢?”唐嫣問道。

“現在引用次數只有200多次,還要繼續努力。”

“!!!”

唐嫣高度懷疑吉翔在凡爾賽。

雖然聽不太懂,可唐嫣卻感覺很厲害。

而且吉翔從來不是一個吹牛的人,他說的最後基本都變成了現實。

“真的不高。”吉翔用肯定的語氣解釋,試圖說明自己不是凡爾賽,“現在的論文,只要熟悉行文格式就能寫出來一連串的東西。”

見唐嫣還是有些迷茫,吉翔想了想。

“張衡的地動儀,你知道吧。”吉翔問道。

“知道啊。”

唐嫣不明白地動儀為什麼和論文有關係。

“我有一個朋友,在地質大學讀博士。”吉翔道,“他上學的時候就對地動儀很感興趣,但始終做不出來。後來呢,我倆一起搗鼓,按照圖片的外形訂製了地動儀。”

“害,光是外形啊,那有什麼用。”唐嫣鄙夷。

“龍嘴裡含著珠子,有程式控制,程式用爬蟲外接到國內的專業地震網上。一旦地震網有預測地震,程式會自己啟動,珠子就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