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呢,什麼狗屁科研、論文最後催生了一個產業鏈。”孟慶非牢騷道。

“孟老師,您真的想掙錢?”吉翔問道。

孟慶非搖了搖手,“不用你,你忙你的。科研、論文,帶個名字可要比送禮、請客吃飯好用多了。記得啊,你們科室護士長、醫囑換藥房的護士有機會都帶個名字。不用多高,前五作者就行。”

“嗯。”吉翔用力點了點頭。

他把孟慶非說的每一個字都記在腦子裡,不,是刻在腦子裡。

這些零零散散的東西很重要,沒個門兒清的主提醒,自己肯定意識不到。

等意識到,很多事兒都已經木已成舟。

“她們會寫個屁的論文,也不會做科研,但護理口要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你帶她們個名字,給她們個晉級的機會,以後對你有好處。”

“我知道了孟老師。”吉翔虛心說道。

孟慶非看著吉翔,滿眼的孺子可教的欣慰。

但轉瞬後,他眼中少了戲謔,多了認真。

“這是我十五年前的想法,你猜我現在怎麼想?”

吉翔也認真起來。

感同身受裡,吉翔經歷過無數的人生片段,這些片段對吉翔有各種各樣的影響。

但吉翔就像是個大水缸一樣把各種人生片段裝進去,並沒對他產生致命影響。

這也是天賦的一種。

現在孟慶非要給吉翔灌輸屬於他的內容,吉翔豎起耳朵聆聽。

“存在即合理,我年輕的時候總想改變世界,但最後還是讓世界改變了。”孟慶非道,“讓寫就寫唄,幾篇論文,有什麼大不了的。”

“對我來講,寫論文,搞科研,複製貼上改改資料,那不跟玩一樣。年輕的時候哦,還是氣盛,拉不下來臉。”

孟慶非沒說太多,但在簡單的言語下,掩藏著深深的遺憾。

一失足成千古恨,回頭卻是百年身,吉翔感覺大約如此。

“孟兒,幫我看一眼。”急診內科醫生走到門口,探頭和孟慶非說道。

孟慶非的水平是真高,哪怕在急診科,也有人認可。

“怎麼了?”

“這是病歷,你看著,我去處理患者。剛去留觀病房一會,堆了這麼多人。”急診內科醫生嘮叨了一句,腳不沾地的扔下病歷回去忙乎。

今天急診內科超級忙,外科卻還好,再加上有吉翔打輔助,孟慶非很是悠閒。

孟慶非和吉翔一邊看病歷,孟慶非一邊說道,“我參加的第一次急診大搶救,到現在還記憶猶新。”

說起急診大搶救,吉翔興致盎然。

“孟老師,說說。”

“一個肝硬化、胃底靜脈曲張、門脈高壓,嘔血的患者被送到消化內科。當時是九十年代末,那時候的醫院破破爛爛的。唯一的好處你知道是什麼麼?”

“沒有醫患糾紛。”吉翔笑道。

“小吉,你進步真快,對醫患糾紛都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