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4 糞便膠囊(上)(第1/2頁)
章節報錯
患者被鄒主任的話驚呆了,怔怔的看著矮胖、流口水的鄒主任。
他是認真的麼!
糞便膠囊?顧名思義……要是沒理解錯的話就是要自己吃屎?!
他真的沒開玩笑麼?
……
點評間裡。
嘉賓以及光頭主持人也被鄒主任的話給嚇了一跳。
光頭主持人嘴一歪,看向沈教授。
“沈……沈老師。”光頭主持人很明顯受到了一定的刺激,他結結巴巴的說道,“糞便膠囊,是不是諧音,我聽錯了?應該是解析度的分辨。”
“不是,糞便就大便的意思。”沈教授淡淡說道。
“……”
“……”
“……”
點評間裡的氣氛有些古怪、尷尬。
沈教授知道這事兒不光是外行人,哪怕一些全國排名在二十以外的大型三甲醫院都沒開展,便開始解釋道。
“艱難梭菌是梭菌屬的一種專性厭氧菌,對氧十分敏感,很難分離培養,所以最開始的科研人員起了一個簡單粗暴的名字——艱難梭菌。
艱難梭菌最早發現於1935年,1977年發現該菌與臨床長期使用某些抗生素引起的偽膜性腸炎有關,從那以後才被重視起來。”
“艱難梭菌的產生和長期大量應用抗生素有關係。”
“沈老師,就是大家說的醫院濫用抗生素麼?”一名嘉賓問道。
光頭主持人很不高興的瞪了他一眼,給出足夠的暗示。
真不會說話,怎麼能當著和尚罵禿頭呢?
“濫用抗生素啊。”沈教授並不是很在意,他微微一笑,“最濫用抗生素的是畜牧業,但輿論……哈哈哈,不說這個,我們臨床現在用個抗生素都得臨床藥學批准,麻煩的很。”
“沈老師,您繼續講糞便膠囊。”光頭主持人把話題拉回來,繼續控場。
“大約50%的12月齡嬰兒的腸道中有艱難梭菌,2歲以上兒童的帶菌率大約為3%,但艱難梭菌在健康成人中出現頻率較低。”
“這個患者因為抗生素應用的時間比較長,所以導致腸道內出現艱難梭菌,一附院的診斷速度很快,相當贊。”沈教授稱讚了一句,“這是診斷,接下來我們說一下糞便膠囊。”
“糞便移植也稱糞菌移植“糞菌移植”,是將健康人糞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胃腸道內,重建具有正常功能的腸道菌群,實現腸道及腸道外疾病的治療。
其他名稱為“腸菌移植”或“腸微生態移植”。”
“……”光頭主持人微微一怔。
他的表情很艱難,滿臉都是簡單粗暴的艱難梭菌一樣。
“沈老師,您的意思是吃別人的大便?”一名嘉賓問道。
“大約是這個意思。”沈教授微笑,“其實吧,很多藥品的主要成分都不能細說。比如說夜明砂、比如說……咳咳,比如說臨床常用的康復新液。”
“這個我知道,美洲大蠊。”光頭主持人竭盡全力讓點評間裡的氣氛舒緩一點,“前幾年那次疫情的時候很多人有吞刀片的反應,喝康復新液效果很好。但我有幾個朋友說是蟑螂汁,說死都不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