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翔的手術做得好,是真好,頂級的好,白處長看了一分鐘就確定這點。

難怪墨教授和王大校放心讓吉翔動手。

“我們也是一點點放手的,從環切術開始。”王大校湊在白處長耳後壓低聲音解釋了一句。

“每個術式小吉醫生做的都很好。我們也是小心加小心,老墨盯著呢,一旦哪個步驟不對,我馬上上。”王大校見白處長不說話,繼續解釋道。

“可是吧。”

“可是什麼?”白處長問道。

“小吉這手術做的……比我強,我上不上的沒什麼意義。”王大校嘆了口氣。

的確。

吉翔已經做完鈍性分離,在正中位置作切口,將近端尿道海綿體與切口引出,保留度,多餘部分剪除,橫切尿道末端。

隨後上下兩瓣黏膜外翻與皮緣縫合,固定尿道口。小針細線,褥式縫合,手法精巧而靈動。

白處長還以為吉翔只有打結快,可是從連續平行褥式內翻的手法看……比自己最鼎盛的時候做的還好。

長江後浪推前浪,白處長心裡閃出這麼一個念頭。

但要是吳總那個級別的人做手術的話,白處長不會覺得詫異,然而眼前做出亮瞎眼的手術的人只是一個規培生。

吉翔的手術很穩,並不是一味求快,這一點白處長能看出來。

他本來想看兩眼就走,要去隔壁術間和趙院長打個招呼。

可是吉翔的手術做的精彩至極,白處長每每閃念該走了的時候都會再等等。

一等、二等、三等,從吉翔分離腫瘤再到做延長術,白處長像是欣賞一副藝術品似的眼睛都不捨得眨一下。

雖然吉翔做的不是神經外科手術,但白處長很快注意到除了手法之外,吉翔的手術最大的特點是——解剖結構清晰。

就像是區域性解剖課一樣,每一步乾乾淨淨,利利索索。

哪怕自己乾的不是泌尿外科,真較真的話很多細節都不清楚,可吉翔的手術偏偏能讓自己看明白。

能做到這一步的人不多,至少在白處長臨床生涯裡只見過幾位頂尖高手能做到這一步。

解剖結構清晰,這六個字說起來簡單,可排除出血、排除人體結構差異真能做到的人鳳毛麟角。

白處長越看越是專注,哪怕他沒見過延長術,可吉翔做的手術下一步該怎麼做他看的一清二楚!

“白處長!”

吉翔最後沿莖海綿體分離至恥骨支附著處,切斷莖海綿體,縫合殘端的時候,手術室的門開啟,一名醫生氣呼呼的走進來。

“怎麼了?”白處長是真的不想搭理人,他專心致志的看著手術,覺得吉翔做的真好。

藝術品的品鑑要靜下心慢慢看,被人打擾肯定會很不高興。

“白處長,我想找潘慶郎有點事,您把他借我幾個小時行不行。”

….

白處長微微皺眉,瞥了一眼進來的人。

是婦產科的一名帶組教授。

潘慶郎,就是那名黑進醫院網站回家寫病歷的呼吸內科醫生。

醫務處沒人叫他潘慶郎,都叫小潘。

潘金蓮、西門慶、武大郎名字的合體,真不知道小潘他父母當年腦子抽成什麼樣給他取了這麼個名字。

“找小潘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