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 該死的封建迷信(盟主 萉垟加更×6)(第1/2頁)
章節報錯
吉翔瞭解了更多的知識,和吳總簡單聊幾句並隱晦的表達自己的感謝後便開始繼續工作。
病歷還是得寫,吉翔做事情相當踏實,這一點來自於自家老爺子的遺傳。
而此時,趙祥明興致勃勃的把今天的三臺手術做了複製,郵件給發甬城的隋主任。
他沒想什麼學術地位,只是幾臺手術而已,做的再好除了對患者有意義、對自己心理有安慰之外,誰會在意?
但今天的手術和當天急診手術不一樣,這裡面有一臺是自己“親手”完成的。
打破技術天花板的手術!
出於顯擺一下的心理,趙祥明把影片發過去,並給隋主任打了一個電話好生炫耀。
自己的技術水平突飛勐進,衣錦還鄉,大喜大喜。
……
……
甬城,隋主任第一時間便迫不及待的下載郵件。
他想馬上就看,一分鐘都不能耽擱,迫不及待的心情彷彿歸心似箭。
但郵件裡的影片太大,下載速度太慢。
隋主任只能一點點看著進度條在爬行,心急如焚。
當年附二院介入科四大金剛的時期是介入科最鼎盛的一段時間,科室將近百張病床,省內已經做到了頭把交椅。
但隨著大趨勢的改變,介入科也不像迴圈、血管、骨科那麼肥,很快大家收入降到了谷底。
那個讓四大金剛都虎視眈眈的主任的寶座成了雞肋。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無味,越來越雞肋。
所以年輕一些的,比如說隋主任等人終於在看清楚形勢後紛紛辭職,來南方再創業。
這就是幹醫療的好處。
35歲大廠向社會輸出人才,去跑滴滴;醫療界不用,稍有些天賦的人35歲剛到好時候。
身強力壯,經驗豐富,正值當打之年。
哪怕離開附二院,隋主任依舊乾的風生水起。
離開的幾人有個小群,大家偶爾在群裡面感慨一句幸虧走了,要不然留在家裡溫水煮青蛙,像是趙祥明一樣,最後會死的很慘。
收入是一方面,來到南方後參加更多學會,瞭解更多前沿技術,幾人都信心滿滿能再進一步。
四大金剛的技術水平都差不多,可是!
沒想到最先突破的竟然是趙祥明,那個脾氣不好、連辭職南下的決心都沒有的慫貨。
看著下載進度條在走著,隋主任心裡充滿了莫名的情緒。
他即希望、又希望、也希望。
種種複雜情緒摻雜在一起,連他自己都說不清自己在想什麼。
尤其是趙祥明年紀最大,最沒可能在技術上突破。事實扇了自己一巴掌,從上個手術影片來看趙祥明的技術已經更新。
每每想到當年四大金剛在科室裡明爭暗鬥,隋主任就覺得很溫馨。畢竟這都是回憶,一去不復返。
隋主任默默的等待著,這又不是下載小電影,能邊播邊看。
可趙祥明是怎麼取得技術突破的呢?這個疑問隋主任想破了頭都想不懂。
自己的技術和趙祥明相彷,這也是國內一流水平,真比自己水平高的人寥寥無幾,全國也就十幾二十個。
技術的瓶頸要想突破的話,需要很多因素,可趙祥明一個都不具備。
一次,或許是運氣好。
但這才過了幾天,趙祥明就把其他手術錄影發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