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那個手拿老人放在桌邊的花槍,關然的眼睛閃閃發亮。

從這兩人剛剛的對話,和老人的一些小動作,關然看出眼前這個老人是個京劇發燒友。

作為曾經的國粹,京劇的發展不如其他的曲藝表演,甚至漸漸走向沒落。

唱腔聽不懂,動作太花哨,導致京劇根本無法引起觀眾的共鳴。

反而是一些能刺激觀眾神經的曲藝形式,更加抓觀眾眼球。

在相聲快速崛起的那段時間,也曾有人瘋狂的研究如何將京劇推陳出新。

誰料一味的創新卻忘了守正,最終竟是失去了本心,將原本的表演形式改的面目全非。

以至於推進了京劇的沒落速度。

現代社會,大家都喜歡速食文化,就連話劇都比京劇受歡迎。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那些專業的練家子都沒有市場,誰又會去看這麼個由業餘老年票友唱的京劇。

還會有比這個更不靠譜的投資專案麼。

而且,老年人勝在好忽悠,他們對自己充滿了自信。

只要自己稍微鼓吹一下,這些人必然上頭,到時候...

關然越想越覺得自己的打算靠譜,就連吃飯的動作也快了不少。

那邊,老人還在同店老闆說心得:“唱之前,不吃點東西身上沒力氣,吃多了胃裡發沉唱腔上不去。”

店老闆顯然同老人是老相識:“沒錯兒,辣的東西刺激嗓子發乾;甜的東西使嗓子發粘;酸的東西收縮聲帶嗓子發澀。”

末了還不忘下個結論:“所以,你來我這吃碗麵正好。”

看著老人應和的點頭,關然的嘴角緩緩提起,她說什麼來著,老人就是好忽悠。

麵館老闆都能做到的事,她自然也可以。

打定主意,關然跟在老人身後出了麵館。

老人大概六十歲左右,可腳步卻是極快,沒多久便走進了一個小巷。

這邊是一片還沒拆遷的小巷子,裡面有些兩層高的房子。

在橫城,這應該是房租最便宜的一片區域,每月的房租從80到200不等。

一個大房間被隔成很多小屋子,有的房間中甚至連窗戶都沒有。

可一夜成名的夢想,卻支撐他們繼續堅持下去。

老人過來的地方,是一個露天的小平臺。

老人顯然很受歡迎,見他過來,已經等在天台上的十幾個人紛紛迎上來:“鄭老哥,怎麼才過來。”

“老鄭,我們可就等你了。”

“老哥,你是不知道,這些孩子們實在太貼心,知道咱們今天下午聚會,特意給咱們騰出了地方。”

老人笑著道歉:“都怪我,都怪我,下次一定趕早。”

又說了幾句話,眾人終於進入正題。

文武場的樂聲響起,一群年過半百的老人咿咿呀呀的唱了起來。

那溫吞的聲音,令關然斜倚在柱子旁,一邊打瞌睡一邊看著手機上關於京劇的評價。

除了一排排京劇沒落了,唱戲會餓死的消極評價。

下面還有些令人心酸的現場描述。

【臺上青衣的大花臉怎麼看都像是惡婆婆,真看不出美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