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 第二章 箭出為人平不平(今早更,求收藏)(第1/3頁)
章節報錯
正月十八,離開襄州城之後的第八天。
方泰站在荊州城外的郢都舊址,眺望遠處滾滾流逝的長江。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浪花滔滔,樓船往來,耳邊依稀傳來陽春曲的聲調,似是有誰在飲宴作樂。
微溼的春風自斷石殘垣間吹過,大片的油菜花隨之晃動,泛起陣陣金黃的波浪。
濛濛的牛毛細雨沾溼了衣服,卻不讓人發膩,只覺得身體裡有種酥酥的感覺往外直冒。
看著眼前遼闊的景象,方泰深深吸了一口溼潤的江風,彷彿再度回到了山中居住的時日那般,感覺自由而暢快。
想來自己終歸是個遊子,總要行走世間才得解脫。
正當此時,上游遠處忽然有歌聲傳來,初時只是隱隱,隨後逐漸洪亮,竟將樓船上的陽春曲都蓋了過去。
這聲音蒼涼豪邁,似醉未醉,高亢處如氣貫長虹,婉轉時又如長風入松,端的恣意灑脫!
方泰好奇,仔細分辨,這才聽出唱的是玄真子的漁歌子。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釣臺漁父褐為裘,兩兩三三舴艋舟。能縱棹,慣乘流,長江白浪不曾憂。”
“青草湖中月正圓,巴陵漁父棹歌連。釣車子,橛頭船,樂在風波不用仙。”
方泰越聽越覺得逸興遄飛,興致起來便朝著西邊遠眺去尋。
聲音越來越大,在長江兩岸的崖壁間迴轉不停,竟要將江水的濤聲都蓋了過去。
可人卻依然不見。
以他的目力,即使在這春雨微醺的天氣下,仍然能望出近三里之遠。
這便說明,唱歌之人至少也要在三里開外。
這是何等洪亮的嗓音,何等深厚的內力!
方泰不禁駭然。
不多時,歌聲漸弱,江面上霧氣越發濃厚,方泰見實在看不到人,便也作罷,準備去找些吃食解決午飯。
此地多碼頭,客棧酒肆自然不少,但方泰節儉慣了,便想著到不遠處林子裡打兩隻野雞,就著芮家準備的乾糧解決一頓,等到下午再行上路。
郢都是戰國時期楚國的都城,後被秦將白起攻陷廢止。
千年已過,曾經戰國七雄之一的國都只剩下了石質的城垣、烽火臺、水門等遺址。
往日繁華,而今物是人非。
方泰行走其中,感受著古蹟中傳來的厚重,耳邊彷彿又響起方才聽到的漁歌,想著曾經生活在這裡的人們是不是也曾快樂而自由呢?
順著郢都舊址的城牆一路向西,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樹林,松柏樟槐錯落其中。
方泰手持槍桿,使出猿飛身法,在枝幹上縱躍如飛,來回尋找入眼的獵物。
深入林子不遠,他忽然聽到一陣呼喝,夾雜著兵刃交擊之聲,似乎有人在不遠處打鬥。
方泰好奇的向那邊望去。
憑藉矩天目之能,只見約莫十五丈外,有十來人正打的翻翻滾滾。
方泰瞧得仔細,這些人分成了兩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