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譁楞楞”的聲響,一把軟劍出現在他的手中。

方泰恍然大悟,原來劉樗櫟的腰帶上便藏有他的兵器,腰帶的玉扣便是軟劍的劍柄。

此前和劉樗櫟相見時,他雖然身著錦衣,但已經略顯狼狽,腰帶上的玉扣早已不見,想必是在圍攻之中被人打的脫手。

此時軟劍持在劉樗櫟的手上,有如添了龍角龍牙,更增威勢。

他手腕一抖,軟劍柔若流水,裹住侯端的兵器,順勢將其帶偏。

侯端心裡一驚,明白這便是劉樗櫟一直等的時機。

自己心急,不及用手接住兵器,而是用雙腿使勁,雖然力道夠足,但控制力卻稍弱,此時被軟劍一帶便偏了方向。

劉樗櫟一擊建功,軟劍再抖便割向侯端雙腿。

侯端索性雙腿一錯,將鑌鐵長棍攪的離身,豎直在空中旋轉,以其沉重的棍身去擋軟劍的攻勢,自己則蜷身翻滾在棍影之後。

軟劍無功而返,但鑌鐵棍卻落在劉樗櫟左手之中。

此時孫焉在臺下衝方泰低聲道:“注意,白猿獻果!”

方泰一凜。

剛才沈競星特意出聲詢問侯端的“白猿獻果”一式練到什麼程度,方泰就覺得奇怪,此時聽孫焉再度提起,便提起十二分的注意去看侯端的招式。

只見他在劉樗櫟接住鐵棍的一瞬間,身子一低,藉著鐵棍和劉樗櫟袍袖的遮掩,身子憑空一團,竟在方泰的感知中神奇的消失不見!

雖然憑藉矩天目之能清清楚楚的看到他的動作,但侯端彷彿施展了什麼法術一般,將自己的注意力從他的身上轉移開,即使只有剎那,但的的確確在這一瞬間自己將他的存在忽略了!

自己在臺下尚且如此,那臺上的劉樗櫟會有何觀感?

如此技藝便是嶺南侯家的秘傳絕技麼?!

從劉樗櫟的神情上也明顯的看得到他的錯愕,但他的身體已經在變故發生的同時做出了反應。

當一個人的對手從面前消失不見的時候,一般人的反應一定是憑藉眼睛或者其他感官索敵,確定位置後再出手。

但交手時那一絲絲先機或許就在這索敵的過程中失去了,留給對手的便是進攻或者反敗為勝的機會!

劉樗櫟直接將索敵的過程略過,將身體交給野獸一般的本能,第一時間雙腳連蹬向後退去,上半身隨之後仰,然後以腰帶腿,整個人憑空旋轉,雙腳連環踢出逼迫侯端不能近身。

侯端身形電射,不退反進,如影隨形,始終不離劉樗櫟一尺之距。

待劉樗櫟落地之後,侯端趁其未穩,雙手朝他胯下抓去。

其勢迅猛,其意靈巧,其招陰狠,看的方泰不由得雙腿緊並。

劉樗櫟左手持棍搭在地上,右手軟劍向後一甩,劍尖繞了個彎弧從胯下刺出,正好和侯端的雙手迎面相向,逼得他不得不收手後退。

劉樗櫟見狀也未再追,將兵器一收,側身而立。

方泰偷偷問道:“孫姑娘,這便是侯家的絕技麼?那一瞬間的藏身本事的確非凡!”

孫焉方才也倒吸一口涼氣,低聲回道:“這便是了!其實我也是第一次見到。聽聞靈猴拳這一式絕技練到極處,便能衍生極意,不愧江湖上有名的傳承!”

絕技衍生極意?

方泰也是第一次聽說。

但略微一想,倒也合乎情理。

江湖上的極意千奇百怪,那些世家如果沒有這等傳承極意的本事,光憑族人自己去悟,說不定早就被其他新興勢力比了下去。

極意本是武者情緒心意的凝練,那麼體會招式本身蘊含的意圖不也是一種尋得極意的途徑麼。

若是將槍法中的一招普普通通的平刺練到化境,出手時專注於一個快字,說不定便能悟出一個和出手速度相關的極意;若是專注於一個力字,或許能從中悟出一往無前,無物不破的意境。

侯端這一招的奧妙之處應該是在那一蜷身之上,或許是專注於一個“隱”字,就是不知修成的極意會是什麼。

想來這便是江湖世家的底蘊了!

絕技傳承有序,再輔以極意感悟,便能使武者迅速的成長,縱使不成宗師,也能在武者境擁有極高的戰力。

實在是......令方泰羨慕。

不像師父那個懶散的,什麼絕技、極意、神通的都不告訴自己,當真做了甩手掌櫃,讓自己去問去悟。

若不是自己做事謹慎,常與人為善,說不定便早早的碰了釘子,不是被打回去就是被笑話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