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遵旨。”宰相點點頭,再度恭敬行禮。

“行了,都下去吧。既然望龍縣的事兒不是先前推測那樣,就按剛才最後一種方法進行,朕就不去了。

你們自行挑選一位適合下鄉的官員,率領兩萬將士前往洽談交接。”

商討了這麼久,還是挺累的,李星塵起身,伸了個懶腰。

做皇帝萬萬人之上,感覺很爽。

但也有很多不好的地方。

比如這些政策,遇到了問題需要商討,需要他這個皇帝來想。

這些個大臣就跟擺設似的,沒一點兒好主意。

當然也不能怪他們,是自己見識的比他們多。

但依舊很累呀。

想法累,商討累,做的也累。

李星塵回寢宮休息了一會兒之後,宰相又來稟告、說是商討好了,由袁萬山率領兩萬將士前往鎮守,禮部尚書是那處人,好說話,便出任主簿。

袁萬山?李星塵當即拒絕,重新換了個人,派龍虎將軍前去。

要知道袁萬山和他關係好,派他到那裡去這麼久,他哪裡捨得。

李星塵進行最後的點名後,一行人浩浩蕩蕩朝黃河一片出發。

叛亂一事,各國使者也都知道,並且各種議論。

隨著大軍出征,各國代表慢慢都找藉口離去。

有些接到各自大王來信的,同意合作,簽好條約之後才離開。

有些則是不同意,隨便找了個藉口就離開了。

對此李星塵有些詫異,同樣又覺得情理之中。

要知道有些國家大,對兵力有嚴格要求。

有些小國特別小,總共加上百姓的人口加起來也就幾萬,還沒大魏某些縣城的人數多。

他們不需要黑刃,又或者不需要那麼多黑刃,乾脆就幾個小國合起來一同訂購,進行分配。

更有一些是怕大魏賴賬。

一手錢一手貨的話,他們會買,然而提前付錢,大魏才給打造,時間上又是個不定數,他們哪裡冒得起這個險,尤其是那些經濟落後比較貧窮的國家。

李星塵也很無奈,但強制不了。

不過各個使者離開前都來道過別,不存在不辭而別的現象。

有些使者更是特意拜訪了李星塵,之後才離開。

比如突厥公主,琉璃等國。

流離王后,在離開前千叮嚀萬囑咐一通高玉璃,才來見了李星塵。

“拜見大魏皇帝。”琉璃王后行禮。

“不用多禮,輩分上來說你,你與朕是親戚。”李星塵笑道。

其餘想見自己的人,李星塵都已經擋在了外頭。

但對於琉璃王后說要見他,他想了想,還是答應了見面。

畢竟對方說有事要找他說,要不然他也完全可以不見。

琉璃王后嘆了口氣,“這一次回國之後可能再也沒有機會見到你了,所以過來看看,隨便聊聊。”

琉璃王后自顧自的坐在凳子上。

“琉璃王后,拋開親戚身份,你我是兩國,有事兒就直接說吧。”李星塵擺擺手,“朕也沒空和你寒暄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