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紙在京城雖然賣的好,是因為京城是天子腳下,聚集的幾乎都是達官顯貴、富豪商甲,比較注重文學修養。

宰相重重一嘆,搖了搖頭。

李星塵笑笑,“這有什麼難的?”看他們幾人垂頭喪氣的樣子,他覺得挺逗。

這個問題他早就考慮到了。

想提高全民文化,難度係數很高。

只有李震一同參與進來,這事才能成。

“嗯?不難嗎?”李震頓時驚撥出聲,一臉疑惑的看著李星塵。

難道逆子還有辦法讓天下百姓識字?怎麼不早點說?教化萬民之功啊!

宰相頓時來了興趣。

“三皇子殿下,您有何良策?”

“報紙上的字,不是人工抄寫出來的,是印刷出來的,宰相應該見過一次那活字印刷機。”

宰相一頭省略號,他自從上次從報廠回來後,就在報社忙的昏天黑地,哪裡有見過活字印刷機?

他也起過疑惑,李星塵究竟是找了多少人來做抄寫工作,最後忙的也沒問。

難道,這些字不是抄的,是印的?

“活字印刷?這是什麼?”李震完全懵逼。

李星城解釋。

“通俗易懂點解釋,就是印刷術,一臺印刷機可以抵百個手抄員。”

李震頓時變得激動,“是不是意味著有一臺印刷機,朝廷就能以快百倍的速度印各種書籍資料教化百姓?”

大魏的百姓普遍文盲。

主要有兩個原因。

窮,書少,教書匠也少。

窮倒可以理解,紙太貴買不起。

而書籍和教書匠本質的問題也是從窮上演變而來。

有錢的人都想盡辦法往京城湧,往別的有錢城池湧,留下沒錢的,自給自足,連紙都沒有見過,就別說字了。

教書匠一般都自詡清高,更不可能到窮鄉僻壤去傳授知識,也是一股腦的往有錢城池湧。

久而久之,就造成大魏全民整體文化低下的局面。

紙的問題,朝廷為了往後的計劃,咬咬牙,可以多破費一些。

有印刷機,不用找大批次抄寫人員,也省了一大筆錢。

“陛下,若真是如此,那全民提高文化,不再受權貴攥養的讀書人洗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