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九尾龜 第176回 小人物之遮天手(第1/2頁)
章節報錯
上回書說到這個康觀察丁憂在家,花天酒地,各種找樂子,一番操作下來,把個十成的家財折騰得剩了三成不到。萬般無奈,於是,康觀察帶著自己的心腹時曉,帶了幾萬銀子的匯票趕進京來,在楊梅竹斜街的一家高升客店住下。先拜了幾天同鄉,託他們給找門路,卻一時找不出來,康觀察十分焦急。
這時,有個同鄉,是個小京官兒,給他指了條明路道:“你要找門路,不用到別處去亂找,只要去找吏部的書辦最穩妥。”
原來這個各部的書辦,京城裡的人稱之為“部辦”,最會營私舞弊,納賄招權,其能量比那各部尚書還要大。各部尚書雖然有權,卻是由別處調來的,是有任期的,對部裡的情形不熟,自然就沒有這些部辦方便。這些部辦基本上都是世襲的,從小就把本部的歷年檔案當作教材來教導子弟,可想而知其熟悉程度豈是外來者能比的。每每的部裡接了一件公事,便交給司官,叫他援例辦理。司官不記得部裡的檔案,就只好來請教這些部辦,從而給了他們作弊的機會。
因為這個“部辦”是世襲制,雖然品階很低,但卻是正式吃皇糧的公務員,響噹噹的鐵飯碗。
康觀察得了同鄉給指的路,便託了另一個同鄉張伯華,現任內閣中書,帶著他去找到了一個有名的部辦,姓劉,號吉甫,住在繩匠衚衕裡一所精緻絕倫的宅子裡。
康觀察到了門前停了車,看著這個宅子很是吃驚,這種住宅的精緻程度,堪比一品二品大員的官邸了。
等了一會兒方才請他們進去。在客廳裡又等了好一會兒,方才見這個劉吉甫匆匆的走了出來。見了張伯華笑道:“咱們多日不見了,一向可好?”
張伯華連忙立起來,康觀察也跟著和他見禮寒暄。
劉吉甫略談了幾句,便問康觀察道:“咱們素未謀面,今天閣下同伯華兄光臨,不知有什麼見教?”
張伯華便道:“這位康兄有件事兒,要奉求你老哥給他想個法子。老哥如果不嫌褻瀆,請屈駕到飯莊子坐一會兒,我們好慢慢的商議。”
劉吉甫笑道:“不瞞你老哥說,兄弟今天還有些忙,不能出去。那飯莊子的飯菜也沒什麼好吃的。我說句放肆的話,今天你們兩位既然賞我的光,請不必客氣,就在我這裡吃個便飯。不過沒有什麼大菜,別嫌棄我怠慢了。”
康觀察還沒有開口,張伯華知道劉吉甫的性情向來爽快,便也點頭答應。
劉吉甫說了幾句話,就說一聲“失陪”,竟自走了出去。
出去了好一回方才進來。
張伯華便把康觀察的來意和他說了一遍,又說:“這件事情總要請你老哥看我的面子,幫個忙兒。至於謝儀,只要你老哥吩咐一聲,自然如數送過來。”
正說著,飯菜已經擺了上來,四盆四碗,還有一壺酒,雖然樣數不多,卻十分精緻可口。劉吉甫讓他們坐下,一面吃著,一面細細的盤問康觀察的捐官是在哪一案的,什麼年分,交了多少銀子。
康觀察一一說了。
不多時吃完了飯,大家洗漱已畢。劉吉甫低著頭,口中唸唸有詞,又掐著指頭算了一會兒,忽然笑道:“果然早得狠呢。”對康觀察笑道,“依著你老兄的這個班次,若要照例正常輪選,只怕還要好幾年呢!如今在你前面還有四個壓班的。要等這四個都選了出去,方才輪到你。這還是沒有意外的情況。要是半路上跑出一個插班的來,那可就沒準兒了。如今外省道員出缺的又很少,就是出了缺,大家都盯著,像你這個班次,只怕三年五載的都排不上號。”
康觀察聽了心上著急起來,便和張伯華附耳說了一回,叫張伯華託他設法。
張伯華正要開口,就聽得劉吉甫慢慢的說道:“這個道缺,可是大事,一旦出了,很多人都盯著。今天要是換了別人來和我講,我是輕易不答應的。無奈我和伯華兄相識多年,總要給我兄弟面子。我可以走走關係,給你做個插班,回頭外省出了道缺,直接就是你的輪選,這樣做最是妥當不過。大約遲則三個月、早則月餘,你老哥就可以到任。至於謝儀,不瞞你們兩位說,我平日間也專愛結交朋友,不是那隻認錢不認人的人。依照我自己的意思,我分文不取都無妨。但這件事兒,不是我一個人的首尾,不得不上下打點。至於我自己,什麼謝儀不謝儀的,咱們自家兄弟就不必這般客氣了!”
張伯華知道劉吉甫的脾氣,便道:“多謝老哥費神,究竟需要多少,還請老哥核算一下。”
劉吉甫聽了,便取過一個算盤來,手指翻飛的算了一陣,對張伯華笑道:“上下的打點,差不多要三萬五千銀子,這還是看在你老哥份上,別人拿了五萬銀子,我還不見得答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