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回 錦繡文章懊惱記(第1/2頁)
章節報錯
且說章秋谷在王佩蘭家吃了癟,鬱悶地從她家出來,就在弄堂裡迎面遇到了貢春樹,便帶著貢春樹到了客棧內,走進房間坐下,章秋谷就把貢春樹的手卷取了過來開啟細看。
只見那一幅畫約有二尺餘長,綾錦裝潢,十分華麗。上面畫著一座工筆樓臺,紗窗半掩,青瑣橫斜,高高的吊起一掛湘簾,欄杆屈曲,映襯著樓外邊幾樹垂楊,隨風飄拂。重楊之下便是一灣流水,停泊著幾隻畫船。那樓窗內倚著一個美人,露著半身,憑欄凝睇,春山斂恨,秋水含顰,微微的帶著病容,丰神酸楚,那一雙眼睛緊緊注視著樓下的一隻船上。
船頭上站著一個少年,玉樹臨風,風姿俊雅,和貢春樹甚是相像,呆呆的仰望高樓,四目相視,神氣之間畫得甚是活潑,發紋衣褐,工細異常,大有趙子昂的筆意。
章秋谷看了一會兒,讚道:“這個手卷果然畫得不差,卻像是近時名家的手筆,可是吳友如畫的嗎?”
貢春樹道:“不是,吳友如聽說已經死了有幾年了,這個手卷是我們常州一個畫家名叫黃松壽畫的。”
章秋谷不語,只是點點頭。
貢春樹便接過手卷,把後面放開,見後面空著丈餘長的素紙,攤在臺上,說道:“就請你的大筆一揮如何?”
章秋谷搖頭道:“這些事兒我從來沒有弄過,我還是給你做一篇四六序文,這提拔的事,你還是去請教別人,我卻做不來的。”
貢春樹見他不肯,也只得罷了。把手卷收起,向章秋谷笑道:“你既然不肯,我也不能勉強,那就趕緊寫序文,我好開開眼。”
章秋谷笑道:“你還是這般性急,我先構思一下,你別打岔。”說著,便站起來在房內走了幾步,不到一刻鐘,腹稿已經打好,向貢春樹笑道:“我想做一篇短的四六文,題目就叫《懊惱記》;你那一個手卷,索性也叫做《懊惱圖》,如何?”
貢春樹拍手叫好。
當下章秋谷取了一張冷金箋鋪在案上,提起筆來颼颼的便寫起來。
一筆王獻之的行草就如兔起鶻落的一般,寫得滿紙上龍飛鳳舞。
貢春樹見他下筆如有神,簡直就是再生的曹子建,轉世的溫八叉,暗暗的心中佩服。
不一會兒,章秋谷就寫完了,一氣呵成,把筆一擲,站起身笑道:“雖然潦草成文,幸好沒有什麼不通之處,你來看看,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我們一起斟酌著改改。”
貢春樹笑道:“你又說違心話了。老實說,我們做出來的文字,無論再怎麼不通,總還是比近來名士文章高了幾倍。況且你的四六文也是極好,我們一班同輩之中,沒人能趕得上你。”
章秋谷一笑無話。
貢春樹便走近案前看時,只見寫著道:
琵琶淪落,商婦工愁,小玉多情,十郎薄倖。所以情天不老,韓壽圓割臂之盟;密約難忘,徐令合驚閨之鏡。綵鸞已嫁,嗟綠葉之成陰;飛燕重來,笑花枝之獨照。未還珠於合浦,先種玉於藍田。揚州杜牧之狂,太白西川之痛。桃花易老,銀漢難通,此《懊惱記》之所由作也。
則有門承通德,家慶彈冠。劉晏七齡,能為正字;鄴侯四歲,解賦方圓。少登北海之堂,長有羊車之譽。而且何郎懷袖,春留十日之香;李泌丰神,夜抱九仙之骨。長卿善病,叔寶多愁。未逢綠綺於臨邛,先得傾城於吳會。羅敷相見,遺玉佩以歸來;卓氏私奔,脫貂裘而換酒。天上雙星之會,碧落團圓;人間倩女之魂,紅綃惆悵。蓋飄蕭華髮,依然衛玠之姿;落拓江湖,未改潘安之度。三生慧業,一見傾心。蚌已含珠,人難化鶴。海天蜃氣,辨幻影於樓臺;情海生波,更驚心於風雨。匆匆歸去,歌殘白練之裙;好好題詩,剔破桃花之紙。花開造次,心未死而先灰;鶯苦丁寧,淚將流而未敢。公河莫渡,指白水以為盟;比翼相期,願青天之作證。從此相思刻骨,遠夢驚心。丁香之眉結難開,蓮子之心期終苦。押衙已死,叱撥何來;碧血招魂,黃衫安在?使君打鴨,可憐花底之鴛鴦;公子思鄉,誰解籠中之鸚鵡?愁如春水,不解西流;淚似大江,還期東去。
嗟乎!馮京宅裡,何來金帶之招?溫嶠堂前,未有玉臺之聘。當年相遇,願為連理之枝;他日重逢,長作相思之樹。
貢春樹看了又看,愛不釋手,朗吟了幾遍方才放下,向章秋穀道:“這一篇四六做得香雲繚繞,花雨繽紛,詞意纏綿,文情宛轉,真個是鹿錦風綾之豔,珊瑚玉樹之珍。我等實在是望塵莫及,甘拜下風。但是你是不是把我抬舉的有點過分了。雖然一字之褒,榮於華袞,但我自己還是有些不好意思的,當不起這樣的揄揚。”
章秋谷大笑道:“文字中的褒貶,揚之可使其上天,抑之可使其入地,哪有什麼一定的講究!你要是覺得不好意思,就當我是說的別人,你何必這麼呆板?”
說得貢春樹也笑了。
貢春樹又道:“我把你這篇草稿帶去給修甫他們看看,明天在密採裡請你們吃大餐,你可有工夫麼?
章秋穀道:“既然是你請我,哪怕再沒有功夫也要到的。”
貢春樹大喜,遂告別而去。
到了次日晚上,貢春樹親自到客棧中,和章秋谷一起到密採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