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回 濟饑民籌辦慈善(第1/2頁)
章節報錯
話說太夫人帶著兩個兒媳婦,原本是打算在南京多住幾日的,只是因著籌備慈善會的事情,也就不得不提前結束假期,返回了上海。而章秋谷還有他的事情要做,自然是無法回來的。
太夫人回來後沒有耽擱,次日便帶著張菡露坐了馬車,到斜橋陳宮保的行轅裡來,稟見這位商約大臣陳寅孫陳宮保。手本投了進去,等了一會兒,陳宮保便迎了出來,將人迎進了客堂。
幾人寒暄一下,太夫人直接就開門見山說明了來意,請陳宮保做個發起人。
陳宮保聽了,喜道:“我正在躊躇這淮、海饑民的事情,如今你出這個主意好得很。我是個江蘇人,這擔任發起的事兒自然是無從推諉的。只是,災民的數量委實太多,便是賣入場券和租賃商位的錢,怕也是不夠的,不如合著上海全埠的紳商內眷,大家都在張園裡設肆售物,把賣下來的錢都充作捐款,你說這個主意怎麼樣?”
太夫人聽了陳宮保的話大喜道:“終究是陳宮保想得周到,格局非是我輩能及,這樣一來,一定可以多得幾萬塊錢。多得一塊錢,就可以多救一條性命,這都是宮保的功德。”
陳宮保也謙遜幾句道:“這是我們分內的義務,算得什麼功德。”說著便又和太夫人商議了一回,把會里頭一切章程都議得停停當當。
陳宮保又道:“只靠我們中國人,肯出大錢的怕是沒有幾個,最好能想個法子,把那些寓滬的西人也拉進會里,方才熱鬧。”
太夫人笑道:“我已經有此打算,待我先到工部局拜會局董,看他的意思怎樣。那些歐美各國的人,在慈善事業上都是比較熱衷的,估計是肯出力幫忙的。”
說罷,便辭了陳宮保,先到了虹口,拜訪了一個英國朋友哈羅利夫人,和她商議了一番。
這哈羅利夫人向來和太夫人很是要好,卻又和工部局總董喀倫達立夫很是說得來。當下聽了太夫人的說話,便是讚道:“我們雖然是英國人,卻居留在你們貴國,又和你們貴國有鄰國的誼分,這件事情也是我們分內應盡的義務。我們英國人都有仗義好善的性格,我去找他說說,斷沒有不答應的道理。如今我先到喀倫君那裡去問他一下,看他的意思如何。”
太夫人聽了連忙殷勤致謝,說了許多感激的話。
當下,哈羅利夫人果然立刻到工部局去見了那位喀倫達立夫,把太夫人的話和自己的意思都說了一遍。
那位工部局總董事喀倫達立夫也十分贊成這樁義舉,又和各國領事商量了一回,大家都是很贊成。並且那十三國領事都情願叫自己的夫人也在張園裡頭設肆售物,把賣出來的錢都交在中國慈善會里,撥作徐、海、淮、揚的賑款,盡個鄰國的義務。
哈羅利夫人聽了大喜,連忙和太夫人說了,太夫人自然甚是歡喜。
正是:慷慨仗義,救億萬之同胞;遞淚江皋,聽中宵之鴻雁。
當下陳宮保、太夫人議定了會中的一切佈置、一切章程,便推舉了二十名幹事員,分頭辦事。而這位辛修甫自然也是被推舉在裡頭,做了個幹事長。那些會場的佈置、各個商鋪的裝潢等等,都要辛修甫往來奔走,直把他忙得腳不沾地,焚膏繼晷,用焦頭爛額形容也不為過,哪裡還有閒工夫來娶什麼小老婆!
這邊籌辦萬國救荒賽珍會,忙得一塌糊塗,按下不表。只說貢春樹和劉仰正兩人,都在杭州。
貢春樹是捐了個知縣,分發到浙江;劉仰正是應了杭州將軍的聘請,給他管理摺奏。兩個人雖然時常相聚,卻每每的在那茶餘酒後的時光,遇著那月夕花晨的佳日,都不免常常的要想起章秋谷、辛修甫這一班要好朋友來。
這一天,劉仰正僱了一隻湖船,邀請貢春樹一同去遊西湖。
船上的人解了纜,一路輕輕的蕩了開去。
西湖是中國第一著名的遊覽勝地,這個時候又正是八月初旬的時候,沿著湖堤一帶綠柳搖曳,三三五五的臨風招展,夾著那些綠沉沉的揚樹,襯著波光一碧,微微的搖動著,好似那輕羅薄觳一般。那四圍的山色也是午嶺浮青,遙峰界碧,乃是天地生成的妙景,縱是最頂級的大咖畫家,也畫不出著山神水韻中的妙處。那西湖的水本來是十分澄澈的,看著那水底的行藻縱橫,甚是清楚;船上的人影倒入水中,鬚眉畢見,好象是一面大鏡子一般。
貢春樹和劉仰正坐在船中憑欄玩賞,只見樓臺隱約,煙水迷離,嶂影涵青,波光漾碧,只覺得神怡心暢,頭目爽然。
貢春樹和劉仰正閒聊著,劉仰正道:“這般景物,可惜秋谷他們都不在這裡,不然秋谷少不得又要詩興大發,有什麼絕妙的佳作問世了!”
貢春樹道:“秋谷自從去南京上任,倒是忙的很,連我們這些至交好友通訊都少了。聽說他現在學乖了,連堂子都很少去了,倒是稀奇得很。”
劉仰正也是一臉的稀奇道:“我也是很奇怪,他這是在玩兒浪子回頭的戲碼嗎?要說別人浪子回頭我是信的,他嘛,我咋就一點兒都不信呢。”
貢春樹嘻嘻地壞笑著:“等我們再見到他,試他一試,看他是真正經,還是假正經。”
劉仰正狂點頭,覺得這個主意很妙,能看到章秋谷出糗,他表示非常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