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給家裡幫不上啥忙,龍浩決定還是繼續幹自己的事情。

實際上除了東子和張慶陽賀成斌,其他人都不怎麼受收秋的影響,大部分活還能繼續。

先得去趟村上,把自己的意圖給村上說清楚,爭取村上的支援。

實際上早就該去村上了,鄉上都可以不去,但村上必須要去。生在農村,長在農村,要乾的事情也大都在農村,拋開村上,幾乎寸步難行。

龍浩之所以走到今天,那是因為先找了縣上,取得了縣上的支援。縣上給鄉上打了招呼,鄉上又給村上打了招呼,所以儘管沒跟村上聯絡,卻不等於拋開了村上。實際上村上一直都在支援,至少沒有阻攔。

給孫志明打個招呼,龍浩騎上摩托車,捎上余余就往村上走。答應帶余余走,就得說話算數,而且小傢伙一直跟在屁股後面,怎麼都留不下來,只好帶上。

於是,徐怡往褡褳裡面塞了包餅乾,裝了一壺水,把余余抱上了摩托。

剛走出大門,才想起來村上這幾天沒有人,到處都放了秋收假,村上自然也得放假。他轉過車頭,駕駛摩托車往西邊開去。

村支書在龍家峁最西邊那個隊上,離龍浩他們隊有四五里地。

大集體時代,兩個隊合成一個生產隊,幹活吃食堂都在一起,晚上讀報紙學習,括排練樣板戲等等也都在一起。可以說知根知底,誰家門朝哪開,誰家有幾個娃,全都清清楚楚。

不多時,龍浩就到了西邊隊上。這個隊跟他們隊一樣,也在山根下。不同的是自己隊上所在山頭相對低一些,而且跟其他山頭都不相連,雖然方圓十好幾裡,卻是座獨立山頭。

而西邊這個隊背靠的是大山,準確說是座山脈。這座山脈高大巍峨,平均寬度在七八公里以上,往東綿延五六十公里,跟其他山脈相接。往西也有四五十公里,也跟其他山脈相接。

山脈以南就是連綿不絕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往北則是另一座相對比較平緩的臺地,北方有名的沙地之一,鎮東縣城就坐落在這塊沙地上。實際上鎮東縣三分之二的地方都處在臺地上,只有南部是黃土高原區,佔全縣面積約三分之一。

就是說,這座山脈不僅是這一帶的制高點,也是黃土高原和北部高原臺地的分界線。山頭上每隔一段就能看見高大的烽火墩,說明在數百年前,或許上千年前,這一帶曾經是戍邊重地。

龍浩把摩托車開上一片相對比較平緩的窪地,眺望著山頭上孤零零的烽火墩,還有烽火墩周圍成片的杏樹林,很有些感慨。

無論前世還是這一世,小時候放羊,經常爬上那座高山,坐在烽火墩下歇緩一陣,然後摘樹上的杏子。

其實杏子壓根就沒熟,酸的直倒牙,可依然吃的津津有味。等到杏子熟時,靠下面的已經摘的差不多了,只有樹梢能看到金黃的杏子。這時候就看爬樹本領了,能爬上去,敢爬上去,自然就能吃上好杏子。爬不上去,或是不敢爬上去,那就沒辦法了。

龍浩天生就是大膽,什麼樣的樹都敢上去,也能上去,自然是撿熟的最透的杏子吃。直吃的嘴唇起泡,胃燒的滿地打滾,可依然不長記性,喝一肚子冷水後繼續再吃。

這個季節已經沒了杏子,高處有些樹葉開始發黃。再有大半個月,漫山遍野都是金黃,再往後就是紅色,也是一年中除了春天杏花開之後另一種壯美的景緻。

只可惜樹林沒有以前那麼密了,也沒那麼多高大了。這些年不知經歷了什麼樣的摧殘,遠遠看上去有些滄桑淒涼。

窪地上全是耕地,基本都有人收秋。大多數地裡都是兩三個人,也有不少地裡有四五個人,還有一些地裡只有一個人。

這也是現在以家庭為單元的農村現狀。家庭人口多的地也多,但收秋也快,畢竟勞力多。人口少的地也少,收秋也慢,一個人幹活,跟四五個人幹活沒法比。

稍一打聽,就找到了村支書。龍浩把摩托車騎到地邊,拉著余余走進地裡,坐在正抽著煙鍋的村支書身邊。

“表叔,抽這個。”龍浩掏出一盒大前門。

支書姓許,按輩分得叫表叔。兩個隊離得近,龍姓跟許姓互相通婚,也就成了親戚。至於具體是哪門子親戚,他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