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最簡單的工程(第1/2頁)
章節報錯
“浩哥,五孔大窯洞,四孔都有大炕,每個大炕能住十幾個人。還有一孔更大,過去遇到下雨天就在裡面打場,有多少東西都能放下。”賀成斌邊走邊介紹著。
“幾孔窯洞都收拾好了,兩孔住人,一孔做飯。實際上所有窯洞裡都有鍋臺,只是有人嫌油煙味大,就單另開了灶。電本來就是接好的,冰箱和冰櫃都搬了進去。昨天打了些肉,又去鎮上買了些菜,都放在冰箱裡。”張慶陽走進一孔窯洞。
“看來這小日子就過上了?炕上是新被子,棉氈是原來的嗎?”龍浩掀起棉氈看著。
“表叔家東西基本都搬光了,剩下一些舊東西都放在那孔大窯洞裡。被子和褥子枕頭這些都是在鎮上買的,棉氈是從家裡拿的。我家沒有那麼多,慶陽哥和東子哥家裡又拿了幾條,兩個窯洞炕上都鋪了。又買了幾條毯子鋪在氈上,咱這家裡可是啥都有了。”賀成斌笑道。
“買了一車炭,放在大窯裡,除了做飯,還得燒炕。這窯洞可是冬暖夏涼,即便大夏天,晚上睡覺都要蓋被子,更不能光膀子。天氣逐漸涼了,得把炕燒熱。過幾天去集上買兩個火爐子,再買些煙筒,冬天架在窯裡,那可就是神仙日子了。”東子摸了摸炕。
“嗯,都比我會過日子。我家裡都沒這麼豐富,看來得向你們學了。吃水呢?咋解決?”龍浩問。
“表叔家裡有口大水窖,收集山上下來的雨水。不過,現在他們也拉窖裡水吃,咱們要是再吃,恐怕就不夠了。表叔家有輛手扶拖拉機,天天給鄉政府和街上一些機關拉水,就在苦水鎮拉。”賀成斌道。
“苦水鎮有自來水?”龍浩又問。
“哪來的自來水啊?鎮上有座煤礦,天天都往出湧水。那水不咋苦,就是有些澀,渴極了直接喝幾口也沒啥大問題。有個不很大的水處理廠,把礦水處理後讓鎮上各單位和居民去拉。咱這邊也能拉,一方水五塊錢,拉到鄉上運費也是五塊。”東子解釋著。
“礦井水……”龍浩仰面望著窯頂。
最基層的鎮子,就算再繁華,又能建多先進的水處理廠?能把礦井水處理到什麼程度?
“一點都不好喝,不然咋叫苦水鎮呢?鎮上大多數人牙都是黃的,還有好多人腰彎駝背,看的人實在心疼。”東子腦袋直搖晃著。
“高氟水!”龍浩腦子閃出一個名詞。
九十年代之前,鎮東縣大部分地區飲用的都是地下水,富含氟。長時間飲用後,牙齒變黃,好多人都是彎腰駝背,飽受疼痛折磨。九十年代後期,引入了黃河水,情況才逐步改善。但是老一輩人再也無法治癒,只能痛苦終生。
古城鄉地下水很深,也很苦,沒法吃。老百姓只能靠天吃水,家家都有水窖,有的要打好幾眼,下雨時把雨水收集起來,一年四季都吃窖水。
倒不是高氟水,牙齒也挺白,但是大腸桿菌嚴重超標。尤其泥沙大,好多水窖收集的是從黏土山坡下來的雨水,泥沙根本沉澱不下去。好多老百姓為了讓窖水清澈,往窖裡撒鹽,好讓泥沙沉澱下去,結果窖水又變成了苦鹹水。
這裡離黃河有好幾百裡,又是山區,海拔高,引水難度不是一般大。這不僅僅是錢的事,還有技術、社會等許多方面。
鎮東縣引入黃河水後,南部黃土高原吃水問題還是沒法解決,一直到三十多年後才逐步把黃河水壓上了山。可惜山裡老百姓能走的都走了,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殘看守家園。
“成斌,北邊那山坡屬於表叔他們隊上吧?”龍浩問。
“是啊,咋了?”賀成斌問。
“再跟表叔商量一下,在山坡找個合適的位置,挖個蓄水池。佔地咱出錢,包括水道、沉沙池等佔的地方都給出錢。”
“打水窖不行嗎?”東子有些好奇。
“水窖當然可以了。就是容量有點小,得要人打,還要打的很周正,不然就塌了,太費時間。蓄水池比較簡單,找臺挖掘機,在合適的地方挖個池子,再用磚砌起來,裹上水泥,然後用水泥板蓋上,很快的。咱資金不多,先搞個一百方左右的,差不多夠了,實在不行再拉點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