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至此,趙摶不由對四皇子趙崢更加惱火起來。

如今他這個兒子也在臨江縣。

可是地龍翻身這麼大的事情,他居然連個訊息都沒有給自己通傳。

他當真以為逍遙王爺,就是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嗎?!

雖然心中惱火,不過在韓致遠這個臣子面前,他還是把心中的怒意強行壓了下來。

瞥了一眼滿臉喜色的韓致遠。

在確認他並不是得了失心瘋後,趙摶這才耐著性子繼續看了起來。

嗯?

原來如此!

如此操作,確實可以快速解決臨江縣的糧食危局。

“這個叫雲逸的小子,的確有點本事,難怪莊愛卿會收他做弟子。”

趙摶一邊讀著信件,一邊在心中盤算雲逸辦法的可行性。

當他讀到韓青韻在信中的註解時,不由便驚歎出聲。

“陛下所言極是!”

“依微臣之見,此子日後的成就,當不在微臣之下。”

見趙摶也認可了雲逸的辦法,韓致遠的心中不由長舒了一口氣。

但凡天下各郡縣發生災害,戶部都會首當其衝。

不但要調撥資源進行賑濟,還要面對朝中各部的推諉扯皮。

就連下撥到地方的賑濟物資,都免不了被郡縣官員層層盤剝。

許多時候,朝廷發放了足夠的賑濟物資。

可是到達災民手中時,卻只有一半不到。

於是這些受災的百姓要麼凍餓致死,要麼憤而反抗。

所以但凡大災發生,各地無不是流民四起。

如今雲逸這一套辦法下來,不但能解決災民的糧食問題,更能把可能發生的動亂,消弭於無形之中。

若是運用得當,那將會對朝廷的賑災成果,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僅僅只是一個籌糧的法子而已,愛卿對這個雲逸,未免太過推崇了一些吧?”

雲逸這個哄抬糧價的辦法雖然新奇,不過在趙摶看來,卻只是利用人心的手段而已。

此等辦法若是用得次數多了,效果必然就會大打折扣。

畢竟那些商賈雖然身份卑微,但一個個卻都是頭腦靈活之輩。

“陛下,籌糧只是第一步,後面的以工代賑才是點睛之筆。”

見趙摶並未看後面的內容,韓致遠不由躬身提醒了一句。

“以工代賑?”

疑惑的看了韓致遠一眼,趙摶這才拿起信件繼續翻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