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 Idol,學院偶像。

玩這個的主要都是JK少女,而且基本都是女校的學生。

這個世界不知為何,女校特別的多。

難道因為這裡是芳文宇宙?

仔細想想,好像確實是有點陰盛陽衰的樣子呢。

當然這個不是關鍵。

西木野真姬今年正好雙七年華,而且已經是初中三年級生,等到明年就會成為一個JK。

從這個資訊來推斷,明年就是《Love Live》劇情開始的時候。

“好像還是挺好玩兒的。”

白夜這樣想著。

但好不好玩兒無關緊要,他並不是很關注這種事情。

只是覺得那些個少女還真是喜歡當偶像。

畢竟這個國家的偶像文化很濃郁,很多少女都想要成為舞臺上閃閃發光的偶像,各種偶像養成也是層出不窮。

就連最開始只是奉獻配音的聲優都在偶像化了。

倒不如說現在這個念頭,頗有種“萬物皆可偶像化”的意思。

說白了就是流量為王。

甭管做什麼,只要能有流量,那就有錢可以賺。

世界上有幾個人會不想賺錢呢?

但錢不錢的先不說,言歸正傳。

這個國家各種形式的偶像有很多,一般都是團隊活動的,少的三五個人,多的甚至有好幾十個姑娘。

有些是能夠在電視臺上面露臉的偶像,有些是隻能在小地方搞些小活動的地下偶像,主流偶像界就是這樣的等級分明。

很多少女沒有機會去當偶像,所以就自己創造機會。

學院偶像就是其中一種辦法。

可能只是想要過下當偶像的癮,可能是想要讓經紀公司看到自己,所以那些JK少女們都是很努力的。

實力不足的主要是翻唱,有點能力的就自己創作歌曲。

剛開始還不怎麼引人注意。

但隨著當“學院偶像”的團隊越來越多,基礎的數量上去了,慢慢的開始冒出些有質量的作品,於是吸引到更多人的注意。

“流量”多起來了,又吸引了更多對少女玩這個。

這樣也算是種良性迴圈了。

玩這個的少女多了,有質量的作品也多了,所以就有了變成流行的趨勢。

現在很多學校的學生、很多社會上的人都聽說過“學院偶像”的存在了。

宮園薰覺得同樣是玩音樂的,所以就稍微關注了下。

結果發現對方玩的是流行樂,跟古典樂沒什麼關係,而且是唱歌跳舞,不是演奏各種樂器,於是就變得沒多少興趣了。

跟學院偶像比起來,還是那些校園樂隊更符合她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