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三顆太陽(求月票)(第1/2頁)
章節報錯
一則來自原始部落的故事,沒有多少人會過多的注意。
因為對於群星和RDA而言,有一場事關他們二者的重要會議在無垠的太空中正在舉行。
潘多拉是氣態巨行星的波呂斐摩斯的衛星,它位於半人馬座的阿爾法星組,這個星組距離RDA母星約五光年,是離他們最近的恆星系統。
即使從軌道上看,表面上的菌群範圍也表明潘多拉充滿生命。
就在氣態巨行星的旁邊,在黑紅塗漆的人造戰列艦中,群星帝國的第一場太空行動開始了。
“ISV創業之星,是一種星際運輸飛船,根據資料顯示,它是RDA母星和遙遠的潘多拉星球之間運輸用品,裝置,人員,精礦石以及資料傳輸整個迴圈供應鏈的一部分。
由於它只能在深空執行,因此它永遠不會降落在潘多拉星球的表面上。如果ISV試圖進入大氣層,它會由於大氣摩擦和高重力而破裂並燃燒。
所以,它傳送了較小的類似穿梭狀的飛船,降落在潘多拉表面。”
萬有引力號指揮室內,前流浪地球世界聯合艦隊總指揮劉志偉正對著投影在螢幕上的飛船三維影象,向艦隊內的各位艦長講解著近幾日觀測到的情報。
“現在停靠在潘多拉與RDA母星之間運送貨物和船員的ISV創業之星同型別飛船總共為六艘。
據判斷,它們均使用多種型別的推進力,其中包括兩個物質反物質引擎,一個光子帆,一種行星機動引擎。
大家看艦首部分遠景,紅色的兩扇是引擎的散熱板,最前方是引擎部分,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引擎的細節。
兩個引擎中間像埃菲爾鐵塔一樣的結構是熱護盾。熱護盾的結構引擎部分之後就是貨運區和居住區……”
眾人看著那艘展開光帆後無比巨大的星際運輸船,對RDA背後的人類文明技術實力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
能夠運用正反物質作為飛船的動力系統,無疑是一個能夠和群星帝國相提並論的強大組織。
在遼闊無垠的太空裡,星際飛行器需要巨大的推力才能達到恆星體和恆星體之間經濟且相對快速行駛所需的速度。
而基於物質反物質的推進系統正是其中比較有效的一種。
反物質燃料包含在接近完美真空的磁場中,在其中,它以冷卻到接近零溫度的原子的高密度原子團的形式迴圈。
當反物質和物質結合在一起時,它們便會湮滅並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必須由超強磁場引導才能形成排氣羽流。
這些能量的光子,儘管沒有質量,但具有動量,它們的噴射提供了推動船舶加速的推力。
透過在氫離開發動機之前將氫原子注入到等離子體中,可以獲得額外的推力。
正反物質形成的等離子體羽流,比焊接電弧的亮度高一百萬倍,且長度超過三十公里,是最壯觀的人造景觀之一。
投影螢幕上的ISV創業之星具有兩個以牽引車配置對稱佈置的物質反物質發動機,船舶的主體拖在它們後面。
它們與船體的角度略為傾斜,與船的縱軸成幾度角,因此它們的廢氣流繞過了船體的結構。
雖然這會導致推力效率略有下降,但是這樣一來,因為角度偏轉會將船體與羽流的熱輻射分開,避免高溫輻射對船體造成的傷害。
而由群星帝國初次試建的九艘先驅級戰列艦也是採用正反物質湮滅的技術作為飛船發動機主引擎,核融系統作為副引擎。
它可以使得飛船在五個月時間內,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八十。
不過和創業之星不同的是,它擁有非常優質的材料精金打造而成的發動機引擎和船體,可以避免熱輻射對艦船造成的影響和傷害。
所以這樣一來,僅僅是材料技術的突破,就導致RDA的創業之星和群星的先驅級戰艦之間出現了鮮明的對比。
雖然創業之星有1.5千米,但它設計之處就被用來負責長距離的運輸工作,船體主要由散熱板、熱護盾、光帆、貨運區等幾大部分組成,可供船員活動的艦體非常的狹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