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北黴聯盟的綜合實力在眾多國家中可以說是數一數二。

但是正因為如此,沈森才會將其挑出來,作為群星帝國首先開刀的典範。

敲山震虎,殺雞儆猴。

而目標實現的過程,是要染血的。

“咻咻!”

“嗡嗡!”

流浪地球世界,幽暗深邃的蒼穹上,傳出各種機器引擎劃破空氣的聲音,那是地球戰機和太空飛船啟動的聲音,也是戰爭吹響的號角。

集結完畢,時隔一年,群星再次在藍星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向北黴聯盟發起撲擊。

而這次充當前鋒的是沈森重新改編完成的群星艦隊。

依照群星國防部的戰前推演和統籌,事實上,憑藉群星現在的實力,如果要擊敗北黴聯盟,只需要出動藍星菲洲地區的力量就足夠了,而且綽綽有餘。

除非限制移民自由流動的國家組成聯軍,一起發動攻擊,否則毫無轉機。

如果事情真的發展到了那個地步,群星自然也會從其他地區調兵,對方根本不可能有翻盤的機會。

但是儘管如此,沈森還是不計資源損耗,讓流浪地球世界三隻太空艦隊全部動身。

要知道那三支艦隊,總飛船數量超過三百三十二艘,人員數量過十萬,每小時的軍費差不多是百萬精銳陸軍一週的消耗。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付出這麼大的代價,這場戰爭的真實意義已經並非戰勝北黴聯盟,而在於打完這一戰之後,藍星不需要再度爆發戰爭,也不會再有人對新生的群星帝國包藏禍心。

所以一定要打到全世界害怕、打到他們恐懼、打到他們膽寒,打到他們不再有勇氣面對群星帝國為止。

在這個前置目的驅使下,沈森給國防部定下硬性標準,要求在三天之內,必須打進北美聯盟的黑宮,必須摧垮他們所有規模化的武裝力量。

這將是一場大國權力加冕戰爭。

勝者成為藍星當之無愧的霸主,唯一的主人,敗者則被無情的掃進歷史的垃圾堆裡,無人過問。

蔚藍的海面,二百多艘各種型號大小的船艦炮艇緩緩停在了大西洋邊境。在海軍部長和各船艦長的指揮下,它們擺出了迎敵的陣型。

北黴聯盟海軍以原先的黴國海軍為基礎,下設七個艦隊,約五十幾萬現役和預備役軍人。

截止現在,對方有十一個航母戰鬥群,十一個艦載機聯隊,主要裝備有八十四艘潛艇、一百多艘大型水面作戰艦艇,含航空母艦十一艘、導彈巡洋艦二十二艘、導彈驅逐艦六十二艘、導彈護衛艦四十九艘、兩千九百架飛機、一千五百架直升飛機。

是以前也是現在藍星世界上規模最龐大、噸位最高、裝備最先進、總體實力超過其他國家的世界上最強的海軍。

尤其是他們擁有藍星最強大的艦艇,米茲級航空母艦。

米茲級為北黴聯盟海軍一級航空母艦,共十艘,是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的軍艦,排水量達到十萬噸滿載,長度三百餘米。

它是北黴聯盟海軍隸下的一型現役核動力多用途航空母艦,亦是他們海軍遠洋戰鬥群的核心力量,搭載多種不同用途的艦載機對敵方飛機、船隻、潛艇和陸地目標發動攻擊,並保護北黴聯盟海上艦隊和海洋利益。

一般情況下,北黴聯盟出動兩到三艘航母,就可以輕輕鬆鬆毀滅一箇中等國家組織正權。

雖然群星有機甲部隊,但是海軍裝備的落後也是無可辯駁的事實,並不能阻止他們心中對於群星的藐視。

陸地作戰他們或許會畏懼,但是擁有藍星最強海軍艦隊的他們,在海洋戰場根本不虛!

密密麻麻的北黴戰艦在大西洋的一字排開,海軍士兵昂首挺胸,操作著各種裝備,頗有一股精兵強將的氣派!

擔任海軍作戰總司令的是約瑟夫,他是五星上將,也稱特級上將,是隻有在戰時才會被授予的特殊官職。

能夠擔任此次戰爭海軍的總指揮,也算得上是位高權重的一派。

在其擔海軍上將一職期間,曾經多次指揮艦隊在世界各地耀武揚威,動不動進行軍事威脅,被人稱為海上狐狸。

站在作為旗艦的米茲航空母艦的指揮艙塔內。五星上將約瑟夫整了整自己的海軍帽,負手眺望著寧靜的海平面。

對於一場擁有絕對優勢的戰爭,他正在思考該以何種方式羞辱那不自量力的對手。

北黴聯盟需要一場真刀真槍的勝仗,來向世界展現它的海軍實力,讓世界知道,在海上,北黴聯盟才是當之無愧的主人,哪怕是群星帝國,也只能落荒而逃。

群星帝國的海軍?

比起其他國家,的確有點強沒錯,畢竟世界上真正擁有海軍的國家沒有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