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小行星帶的那一天,天空的流星越來越多,它們如同燃燒的燈籠,每一個在空中隨著劃過的距離拖出長長的尾焰。

緊接著連續的巨響和震顫在當空不斷炸響,那是流星衝破音障產生的超音速爆音。

如果站在地球表面,可以望見太空之中宛如一座山峰大小的火流星,如同神話中的惡魔熔岩巢穴,因為體積太大,在經歷核彈的粉碎、穿越大氣的燃燒後,還存在一部分,疾馳過大半個天空,越來越小,最終墜入了冰海。

如果有人從萬米高空向下看,可以看見海面被擊中的位置出現了一個小白點,那白點立刻擴散成一個白色的圓圈,圓圈迅速在海面擴大。

沒有看到水柱,但水蒸氣形成的白色蘑菇雲高高地升起。湧浪從冰層下傳到岸邊,厚厚的冰層轟隆隆地破碎了,冰面顯出了浪的形狀,好像有一群柔軟的巨獸在下面排著隊遊過。

而在天海連線處,一層黑色的屏障,好像是天邊低低的雲層,但那“雲層”的高度太齊了,像一堵橫在天邊的長牆。

約莫十幾分鍾,轟轟隆隆的巨響在地下發出低吟,這是流星不斷地擊中地面,海浪越過城市發出的喧囂。

流浪地球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遭到殘酷轟炸斷斷續續持續了一個星期。

當沈森再次派人來到地球時,天空已經變成了灰色。

這是因為高層大氣瀰漫著小行星撞擊陸地時產生的灰塵,以至於星星和太陽都消失在這無際的灰色中,彷彿整個宇宙在下著一場大霧。

地面上,滔天巨浪留下的海水還沒來得及退去就封凍了,城市倖存的高樓形單影隻地立在冰面上,掛著長長的冰凌柱。冰面上落了一層撞擊塵,於是這個世界只剩下一種顏色:灰色。

群星訪問團成員見到了人類所見過的最黑的黑夜,地球彷彿潛行在黑色的海洋中,外界是沒有一絲光線的宇宙。

這是一場比人類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一萬八千里苦難行軍還要艱難無數倍的路程,即使是旁觀者,帶著物資前去傳達群星安慰之情和善意的人員也感到了沉重和壓力。

從某種程度而言,一路順風順水的他們在流浪地球的世界裡第一次感受到宇宙的冷酷和無情,見識到了弱小生物面對生存時爆發出的震撼力量。

這也是沈森不斷派出人員到地球訪問的目的所在,如此難得的文明經歷,是一場足夠深刻的宇宙學教育,即使旁觀它,也足以學習到人類在天災來臨之際表現出的智慧和精神。

不過隕石雨帶來的後續影響似乎不僅僅只有這些,除此之外,外交團還得知流浪地球大陸上的行星發動機也遭受了嚴重的打擊。

西半球的地球發動機已被隕石擊毀了三分之一,但損失比啟航前的預測要少。

按照計劃,東半球的地球發動機由於背向撞擊面,應該大多數完好無損,如此才能保證它們能使地球完成逃逸航行。

但是很不巧,據聯合國際報告,受木星引力影響,地球在最後逃逸階段,產生了一次全球性的地震,緊接著東半球的多臺行星發動機出現了故障。

燃文

那一天,聯合國際的警報聲在各個行星發動機附近響起。

“特級動員指令,全體工程人員立即到發動機總控中心集合。注意,未解除警報前,一切按照特級動員條例行事,強調一遍,現階段按特級動員法行事!”

在特級動員指令下,整個流浪地球的任何資源都將被聯合國際統一呼叫,無限制的用來滿足當前的緊急情況,直到危機宣告解除。

在逃離木星的最後階段,沈森並沒有見到炸掉木星的場景。

不過他想了想,感覺這種情況才合乎常理。

畢竟流浪地球這種級別的行動讓行星被木星捕獲也太小看地球多年積累的上億科學工作者了。

按照目前的軌道資料,地球會在最後一刻被木星巨大的引力加速甩向外太空,等離開木星時,地球會達到預期逃逸速度。

前去參觀的群星調查團科研人員經過觀察計算後,得出了相同的結論,地球雖然會受到木星影響,但問題不大。

並且真要炸木星,也應該是引發木星的氫聚變,把木星變成小太陽,引發超強的“木珥“,“木星風“之類的物理反應來推動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