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九年,風調雨順。

但是對於奇幻世界和藍星諸國來說,群星帝國就像一隻永遠不知道飢飽的饕鬄,虎視眈眈吞噬著本該屬於他們的一切。

接近兩年的時間,菲革聯組織幾乎成為了群星的下屬機構,國內的一切制度開始逐漸進行改革,向群星看齊。

土地、資源、人口、資金,所有的一切在無法抵抗的力量下,變成群星發展動力中的一部分,為其貢獻著自己的作用。

即使群星從未提出過自己要加入藍星聯合國組織,但是其他國家還是多次發出了邀請,希望群星以最快速度擔任常任理事國席位之一。

雖然個別國家都不想看到群星的影響力再進一步提升,但奈何對方實力和地位擺在那裡。沒有群星點頭,不要說菲洲了,就是藍星其他區域,稍微重大一點的事情他們都無法玩的轉。

形勢比人強,面對群星的加入,他們也只能捏著鼻子投了同意票。

對於藍星,沈森一直是抱著溫水煮青蛙的打算,隨著群星的實力的增長,他會有計劃的逐漸吃下一個個對自己有用處的地區,等到差不多控制全球一半區域後,他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發動一場百分百勝利的戰爭,以此將戰爭的損失降到最少。

畢竟現在的藍星是三個世界裡唯一一個工業基礎完整的現代化世界,而且擁有外星人存在的特殊地區,意義非凡。

在非南聯完成改旗易幟後,之前由約翰內斯和MUN共同負責的第九區,現在大部分管轄權力都已經落到了群星的手中。

沈森收回了外星人大蝦的管理,以及第九區大部分研究所的主導權,開始真正有計劃的對大蝦的技術進行研究。

那一艘停在約翰內斯堡上空的宇宙飛船,沈森在很早之前就透過紅馬甲大蝦掌握了操作對方的技術和方法。

但是光開著一艘飛船跑,暫時發揮不出什麼作用,而且很容易破壞如今藍星脆弱的平衡。

沈森需要的是破解並且熟練的製造的飛船技術,可以像下餃子一樣,製造出各式各樣,不同用途的飛船,不單單是得到對方。

大蝦的飛船最少只要兩個人就能完成基礎操作,自動化程度相當高,資訊科技異常發達,且有相當的遙控能力。

而且飛船還有非常先進的反引力技術和空間跳躍的相關技術,這些都是目前群星工業產品遠遠比不上的。

因為對飛船技術的破解,群星前期已經利用部分技術生產製造出了令人經驗的蝠鱝大型運輸機和空中指揮飛行器。

如果將上面的技術全部利用,隨隨便便都可以生產製造出真正的空天母艦。

還有就是那生活在約翰內斯自治區的上百萬大蝦。

養上百萬不挑食物的外星人對現在的群星來說,算不上多麼費勁的事情,不過白養著他們不幹事,可不符合群星多勞多得的準則。

客觀的來說,那上百萬大蝦是不可多得的勞動力。

先天基因決定了它們都是一群吃苦耐勞且技能嫻熟的土木和礦業工程人才。說不定還能從裡面扒拉出一部分兵源。

所以,自從群星掌握了第九區的主導權後,針對生存在第九區的大蝦設計了兩條方案。

第一,想辦法利用基因流體和大蝦的自我繁殖,重新培育出一隻可以指揮大蝦種群的“女王”,以此發揮上百萬大蝦的建設作用。

第二,利用沈森已經變強的靈能,分批次對大蝦進行思想改造,逐步利用。

前一個方案,只要成功,那代表著可以一勞永逸的將上百萬大蝦納入群星的流動人口中,說不定還機會繼續繁育,擴大他們的種群,只不過需要的時間或許會長一點。

後一個方案,目前可以立即執行,並且自從沈森靈能提升到D級之後,心靈廣播的威力比以前強了數倍,就是以前耗時耗力的大蝦,傳媒裝置也能做到每星期五千到一萬數量的速度。

兩種計劃,同時進行,得益於此,群星帝國工程建設和礦業工作的速度又加快了幾分。

而在奇幻世界,按照預定計劃完成對舊帝國開發統治和改造之後,群星開始了對周圍王國的吸收和改造。

當然,並不是所有封建統治階級都願意放棄自己的權力和地位,不過他們的實力太過弱小,根本對統一大業造成不了多大的影響。

唯一揮之不去的麻煩就是亞空間對這個世界造成的種種影響。

上次自亞空間而來的混沌惡魔,加劇了奇幻世界靈能波動,後續產生的影響便是此世界的靈能生物數量無形之中增長了不少,同時產生腐化的機率也提高了許多。

沈森曾經派大軍前往奇幻世界幾個神靈的神殿駐地,不過在那裡只有一群修女和神殿人員,並沒有見到所謂神靈的存在。

雖然那一次表面徹底將幾大教會取締了,但從蛛絲馬跡表明,奇幻世界暗中還存在他們的力量,相互勾連,庇護著腐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