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反抗?

對普通的群眾來說,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值得考慮的必要,而對一些“封建殘餘”來說,反抗群星帝國是關係到他們未來的存在與否。

在一切工作準備完善,沈森準備對基層開展教育掃盲工作時,前去的公務人員遇到了阻撓和麻煩。

大批被聚集起來的百姓起鬨鬧事,更有潛伏在人群中的靈能者和武裝分子企圖襲擊工作人員,並且想引發更大的混亂,帶領百姓衝擊公務辦事處駐地。

這些鬧事者大部分都是幾大神靈教會的狂信徒或者神職人員。

他們之所以鬧事,主要原因是群星帝國對奇幻世界神靈的判定,將對方一概認定成為了邪神,所以諸多神靈教會自然也就成為了非法組織。

從現有的資料和證據來看,那些神靈可能不是什麼好東西,有非常大的可能與亞空間有關聯。

而且信仰這些神靈的生物,在上一次惡魔大軍入侵時,腐化的機率高的嚇人。

為了防止腐化和其他亂七八糟的事情發生,沈森下了非常大的決心,決定強行,那怕是動用軍隊,都要將奇幻世界諸多神靈的教堂和基層組織給通通剷除。

此外,考慮到有關神靈信仰已經成為了奇幻世界民眾生活的一部分,不留餘地的一次性取締,過程中可能遇到諸多不利影響,影響民眾生活和社會穩定。

所以一方面為了減少影響鞏固統治,另一方面為了實驗靈能庇護的作用和效果,群星帝國正在考慮是否推出以真理會為骨架的該良性教會。

將藍星和廢土的真理會換個名字,將奇幻世界民眾信仰的教義用現代化的科學皿煮理念進行替換,至於取代八大神靈,成為民眾信仰的主體自然是群星帝國的領袖——沈森。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原有的群星帝國所有群眾眼裡,沈森已經成為了一個未來大同社會的象徵,公平正義的代表。

而知曉他能力量帝國公務組織內部,擁有開啟多個時空之門,身體和意志超凡脫的沈森早已超越一般領袖,成為了現世賢者偉人的存在。

同時他還擁有靈能庇護的能力,選擇他還能讓帝國群眾增強認同感,加強向心力。

等到後面時機成熟,真理會取代教會也是輕而易舉的事,一來二去把沈森作為信仰的主體也就成為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真理委員會將他們的提議擺上沈森桌上,請求批示的時候,沈森到沒有什麼彆扭,深思熟慮之後還是選擇了同意。

在他眼裡只要政策從實際出發,利大於弊,可以起到顯著效果,把他印到冥幣上都可以。

畢竟只是暫時之計,神靈信仰之所以會成為奇幻世界生活的一部分,主要是以前的群眾沒有受過現代科學教育,並且帝國統治時期的社會充滿壓迫和黑暗。

被貴族統治的底層民眾們又沒有任何反抗的力量,無奈和絕望交織之下,往往追求自欺欺人,神靈自然成為了他們的選擇之一,所以封建社會能誕生極其狂熱的信仰。

他們需要一個精神支柱,一個對未來期望,讓他們繼續在這個黑暗的社會生存下去,所以才會將希望寄託於虛無縹緲的諸多神明。

如果以後的社會會變得越來越美好,民眾的生活水平也會越來越高。同時在高等教育普及,以及統治組織對教會生存土壤的進一步清除下,以後民眾們自然不會再相信所謂的神。

不過無論計劃有多麼的完善,多麼的理想,現實卻總是不按套路出牌,不講道理。

雖然沈森願意成為虛擬的神靈,但奇幻世界的教會組織可不願意擾讓他們的神靈落入泥潭。

在組建基層教育組織和取締非法教會的時期內,帝國國境的各處地方都出現了騷亂和流血事件,甚至還有人其餘用血祭向戰爭和死亡之神獻祭。

尤其以戰爭和死亡之神為主的猩紅顱骨教會,他們的信徒和神職人員普遍都是一些訓練有素的亡命之徒,甚至還有大量的教會靈能者存在。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亞空間腐化的殘留影響,這些人的戰鬥力和瘋狂程度都上升了一個臺階,剛開始確實打了深入基層的公務一個措手不及。

而這一次,沈森可沒有半點仁慈,他將公務人員換成了先鋒機甲軍團,將帝國國境內所有的戰爭和死亡之神的狂熱信徒和神職人員全部逮捕,總計一萬三千多人。

就在其他教會冷眼旁觀,坐看沈森如何處置的時候,緊接著一道殺無赦的軍令被穿到負責人那裡。

在萬眾矚目之下,群星帝國公民法院對這些人進行了公開審判,以反社會罪將他們通通送到了靶場之上,一人一顆子彈,電磁子彈穿顱而過,沒有絲毫浪費。

亂世用重典,對於三令五申後還敢挑戰穩定秩序,挑唆無知群眾鬧事的邪惡教會,甚至還有可能是受到亞空間腐化影響的靈能者,已經成為一名合格領袖的沈森從來都不會將這些罪人當人。

群星要在這段軍事管制的時間內,對舊帝國的一切糟粕進行毀滅,快刀斬亂麻,掃除一切不安因素。

擋在這條目標和規則前的任何人,都是需要全力剿滅的物件。

所以接下來機甲軍團的行動沒有結束,反而越發頻繁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