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照山河 第二章 飛來橫禍(第1/2頁)
章節報錯
紀源站在山間的小路上,靜靜的向著前方投去目光,在瞥了眼懸浮在空中,價值不菲的‘陽火照路符’後,就將注意力放在了五名年輕男女的身上。
那是三名男子、兩名女子,各個身著錦衣玉袍,腰間掛著一柄外觀精緻的長劍,行走時宛若腳下生風,縱然是走在坑坑窪窪的土路上,也依舊是一副極為輕鬆的模樣。
只是匆匆幾眼望去,便能看出這五人氣度不凡,再加上入夜之後,敢這般在山林中信步閒庭的,不是江湖武人便是山中修士,身上肯定是有一點本事傍身。
小道士此時自然不想與這類人接觸,荒郊野外遇到同道中人,運氣好些彼此相安無事,運氣差些便會刀劍相向,畢竟殺人奪寶一事,往往是修行路上來錢最快的方法之一。
而獨身一人行走在山間的他,怎麼看都像是一隻無害的羔羊,至於肥不肥就得試試才知道了。
可惜兩旁都是無處落腳的山壁,實在是躲無可躲,於是紀源也只能是硬著頭皮原地等待,希望不會是預料中最壞的場景出現。
不多時,五名年輕男女便沿路走來,見到一個少年道士出現在荒野的夜色中,不僅沒有半點的驚訝,甚至臉上還帶著淡淡的笑意,似乎是早已知曉了他的存在。
“無量天尊,小道大渝王朝在冊道士,見過幾位道友。”
紀源一擺浮塵,對五人行了個道揖,開口便點明瞭自己王朝在冊的身份。
至於自家的出身和跟腳,甚至是千鈺城這處地名,卻提也不敢提一句,在敵我不明的情況下暴露自己的身份,實屬行走在外的大忌。
也就只能希望大渝王朝在冊道士的這層身份,能夠令對方稍微忌憚那麼一下,縱然心有歹意也應該不會直接動手。
果然,在聽到這段話之後,五人的臉色微微一變,隨後收起了眼中的輕視,開始認真打量起面前的小道士。
在大渝王朝之中,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登記在冊,哪怕是修行有成的練氣士,並且出身底蘊厚實的道觀,一般也很難成為在冊道士。
唯有一些大城的鼎盛道觀,或者由本地七品以上主官薦舉,才能進入核驗流程,由王朝中的明鑑司最終決定是否入冊。
一旦入冊成功,便等於得到大渝王朝的認可,算是半個官身,雖然沒有任何權利,但卻可以每月領取一筆微薄俸祿,並且能夠參與朝廷舉辦的打醮等事宜。
最為重要的一點,若是有王朝在冊道士失蹤,當地官府必將派遣差人徹查蹤跡,一旦查出失蹤道士遇害,往往明鑑司便會直接出手,找尋到疑犯真兇、捉入大牢問罪。
“在下李沐風,天河郡人士,攜師弟師妹外出遊歷。”
五人中領頭的男子拱手見禮,談笑間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在李沐風的身後,四名男女不情不願的拱了拱手,在最初的打量之後,便不再關注面前的少年道士,反而覺得兩邊的山壁更有意思一些。
對於這些人的態度,紀源不僅沒有絲毫的惱怒,甚至樂得如此,越是不被關注,引發意外的風險也就越低。
只是眼前的這個李沐風,卻令他大感頭疼,不僅沒有因為對方流露出的氣質而心安,反而全身都繃緊了起來。
往常師父的教誨中,便有說過越是這種待人和善,動不動就給人如沐春風、和善可親的人,一定要有多遠就離多遠,最好彼此都不要在一個地界上。
因為這種人雖然大多都本性如此,是真真實實的老好人,可一旦出了個心思不純的,那也真的是純粹到骨子裡的絕世大惡人。
所以抱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的念頭,還是儘量離得遠一些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