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秋佳節了,臨安城內很是熱鬧。

「相公我們晚上要去遊街,你要不要和我們一起去呢。」

「好的。」

「聽說晚上有猜燈謎,相公你要為我們多贏點獎品。」

「嗯。」

看著她們幾個興奮的樣子,楊過也覺得開心。

一家人吃完晚飯就急著出門了。

此時外面燈火通明,人流湧動,今晚好熱鬧啊,有才子佳人,有普通百姓,有身穿便衣的官員。

在中秋節有一個很好玩的習俗,就是點燈籠。在中秋節的當天晚上,把做好的燈點上蠟燭,系在竹竿上,然後掛在屋簷或露臺上,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

而在江南地區民間有在中秋節晚上制燈船的習俗,然後把做好的船燈放於水中,流向遠方,同時也寄託著人們美好的祝福。

楊過看著她們買了燈籠正在水中放燈籠。

而燈籠上有各自寫下的心願。

他們都是二十幾歲的人了此時看起來像個孩子。

每年中秋節期間,白雲山都會舉辦一年一度盛大的中秋節燈會活動,屆時,百姓可以欣賞到造型獨特、靚麗璨照的白雲山花燈。此時,正是雲臺花園百日草、向日葵、醉蝶等10多個品種10多萬株主題花盛開時期,百姓可以白天遊花海,晚上賞彩燈。

此時他們看著民間的雜耍和傳統戲劇,還有就是看各種各樣的花燈。

最重要的是猜燈謎。

憑藉楊過的滿腹經綸和聰明機智,任何的謎語都是手到擒來。

他們每個人的手上都得到不少禮物。

看到主辦方的臉色不好,他們這才放棄。

前面有一條花船。

花船上有才子佳人。

「大叔這條花船在舉行什麼活動。」

「今天著名花魁柳詩詩舉辦吟詩比賽,誰作的詩最好就有機會和她單獨相處,說不定可以一親芳澤。」

難怪那些自認風流才子會趨之如騖。

「相公要不你也去參加吧,你去了肯定能奪魁。」

「不要了,我又不想見那什麼花魁。」

「誰讓你見那什麼花魁了,只是想看看你怎麼打敗一群才子的。」陸無雙淘氣說道。

「打敗他們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你別吹牛,萬一有一個才華比你高的。」

「我知道你在激將我,好吧,我就上船試試。」

陸無雙她們是不能上花船的,要男人和讀書人才能上去。

她們只能先到別的地方玩。

要上花船要先交二兩銀子,這弄個吟詩比賽,光上船費就已經賺了不少了。

楊過的樣子就有書生氣,上了船並沒有人懷疑。

這群風流才子每人都拿著紙扇。

一般文人、儒生以裹巾為雅,因可隨意裹成各式,於是形成了以人物、景物等命名的各種幅巾。如桶高簷短的「東坡巾」,還有「程子巾」、「逍遙巾」、「高士巾」和「山谷巾」等。

這群文人的服裝大致相同,除了楊過穿得比較華貴,他們的穿著大多素雅。

「聽說這柳詩詩貌比貂蟬,有沉魚落雁之姿,如果今晚能夠拔得頭籌,那麼就能見到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