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最後的決戰做準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襄陽城那邊的戰事依舊緊張。
楊過已經往襄陽增兵了,還送了很多守城的器械。
蒙古士兵還是很驍勇善戰的,尤其在平原開闊地方更是能發揮騎兵的作用。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在武器和地形上作文章了。
楊過讓丐幫弟子去騷擾蒙古軍營,不時燒個糧草,或者偷襲蒙古將士,雖然不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但也能給蒙古軍隊造成阻攔。
目前最緊要的事情是解決外患的問題。
楊過並沒有想過御駕親征,他要統籌全域性。
而楊過也頒發一道聖旨,委任郭靖為護國大將軍,主持襄陽城一切軍事,並且附送一道金牌令箭,在需要的時候可以調動任何地方的軍隊。
這是對郭靖的莫大信任。
其實這也是理所當然,情理之中的事情,他們本來就是岳父和女婿的關係。
郭靖得到更大的權利後,手腳更能放開。
首先他發動軍民鞏固城牆。
楊過也送來一張武器的圖紙,這件武器叫狼先。
戚繼光《紀效新書》載:“緣士心臨敵動怯,他器單薄,人膽搖奪,雖平日十分精習,便多張皇失措,忘其故態。惟先則枝茂盛,遮蔽一身有餘,眼前可恃。足以壯膽助氣,庶人敢站定。”
這是戚繼光為了對付倭寇發明的。
狼先乃用大毛竹,上截連四旁附枝,節節枒杈,視之粗可二尺,長一丈五六尺。人用手勢遮蔽全身,刀鎗叢刺必不能入,故人膽自大,用為前列,乃南方殺倭利器。”
現在楊過把這件武器提前問世,就看看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郭靖拿到武器圖紙就讓人實驗,看到效果後頓感驚喜。
就成立一支狼先預備隊,這是一支奇兵。
宋朝缺少戰馬,他就自己拿出五十萬兩購買戰馬。
軍馬在宋代軍事裝備中居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支費數量在軍費開支中佔不小的比例。騎兵在當時戰爭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北宋在軍事學方面頗有造詣的曾公亮總結騎兵的十六條優點,高度評價騎兵在戰爭中的機動能力。
軍馬除配備給騎兵外,運輸、傳遞命令情報等也不能離開,故宋人說:“軍事之先,莫如馬政”,“馳逐應急取勝非馬不能”。又說:“馬者,兵之本。”“用兵不可以無馬。”
戰馬在戰爭中如此重要,宋朝統治區卻極少出產,相反,先後與宋朝對峙的遼夏金蒙(元等朝,畜牧業都比較發達,戰馬來源充足。宋朝戰馬來源不足,配備常不足數。
戰馬配備上的懸殊,造成戰爭中宋朝的被動,宋朝為扭轉被動局面,在戰馬的養殖購買等方面付出了巨大的費用。
宋朝境內產馬極少,戰馬主要依靠向境外購買,因此買馬費用就是一項巨大的開支。
宋朝的戰馬主要向西蕃購買,包括以茶絹等進行貿易。南宋虞允文講:“國家(北宋盛時,陝西買馬歲以四萬匹為額。”這大約是宋朝買西馬的最高額,北宋一般年度買西馬大約一萬至二萬匹,南宋時則在萬匹上下。
而楊過個人自掏錢袋五十萬兩,這筆錢交給明教的人去購買,如果購買不到就去偷戰馬。
反正戰馬是很重要的,必須搞到。
楊過有很多惠民政策要實行,但是考慮外患還沒有搞定,這些事情暫時擱置。
時間悠悠又是幾個月的時間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