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吳海兵。

老家在湘西一個偏遠的小山村,我們村子很窮,很多年了,村裡面依然沒有網路覆蓋。

唯一一條水泥路,也是最近幾年,才修建而成。

我是我們村子裡,唯一走出來的大學生。

為此,我們家大擺酒席,慶祝了三天三夜。

整個村子的人,都高興壞了。

在我很小的時候,總喜歡聽爺爺講故事。

但每次聽完後,我都睡不著覺。

據我爺爺說,在古代總會發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

古代刑法殘酷,各地官員為了自身利益,甚至濫用私刑,殘害百姓。

其中有些有些刑法最歹毒邪門,人死之後會產生怨氣,發生一些古怪事情。

像俱五刑、蠆盆、醢刑、烹煮、人彘、剝皮、腰斬、車裂、抽腸、五馬分屍、、浸豬籠、活埋、剖腹……等等,都是在爺爺口中,古代最常見到的酷刑死法。

五馬分屍,便是將人的雙腳、雙手、腦袋分別用麻繩套住,綁在馬上,馬背上騎著五個人,將罪犯拉在空中,只要行刑官一聲令下,五匹馬同時向不同的五個方向奔跑,直至將罪犯身體活生生扯斷成五塊。

剝皮,古代刑法中最殘忍的一種,首先將人按在執刑臺上,由五個人同時動手,行刑時從罪犯雙手、手腳、嘴巴開始,同時割開人皮。

而且他們手法很好,動作很慢,不會讓罪犯立刻死去,行刑過程中,罪犯能親眼看到自己的人皮,被一點點割下來。

整個過程需要一到三個時辰,有些罪犯人皮還未割下,就已經被嚇死。

有些罪犯能堅持到最後,活生生看著人皮從自己身上割下來。

醢刑,便是人們常說的凌遲處死。每次行刑時候都要兩個人同時執刑,行刑前將漁網覆蓋全身勒緊,然後用刀從腳開始割,割那些漁網中凸起的肉疙瘩,犯人不死,刑法不停。

據說有犯人被割了三天三夜,才徹底斷氣。

這些刑法,一個比一個慘,簡直駭人聽聞,那時候我很小,才四五歲吧,每當聽到這些故事後,都會被嚇得瑟瑟發抖,不敢入睡。

但總又忍不住心中好奇,想要聽爺爺講故事。

據我爺爺說,這些慘死之人,生前都有很大的怨氣,死後怨氣不散。

尤其是被五馬分屍,腰斬這種人,生前怨念最重,絕不能將屍體癢葬在一起,否則必出妖邪。

這種人一般都被埋在有河流、江湖、山川之地,意指一刀兩斷,三魂七魄不全,防止死後屍變。

尤其是那種行刑時,長時間嚥不了氣的人,死後怨氣極重,對於這種屍體處理,必須慎之又慎,否則稍不注意,就可能發生屍變,形成鬼物害人。

這也是為何,有些古代屍體,能歷經千年不腐的原因。

有些怨氣極重的屍體,還會發生屍變,形成殭屍,到處殺人、吃人。

我爺爺說,在古代經常有殭屍出沒,吸人精血,便是因為屍體死後怨氣太重,沒有處理好。

之所以現在史書上,沒有關於殭屍記載,只出現在志怪小說中,全是因為被史官抹除。

若古代沒有殭屍出現,志怪小說中又如何能寫出這種東西?

憑空捏造,憑空想象,也需要借鑑和思考的模板,如空穴不來風。

這種慘死之人,怨氣沖天,一般人根本不敢接近,便衍生出了我們湘西背屍人。

背屍人也稱為趕屍匠!趕屍人!或者移靈!

很多人覺得,這種職業只是古代封建社會一種謠言,卻不知它……

其實真實存在!

據我爺爺說趕屍匠起源悠久,可追溯到上古時期。

只是現在年代不同,趕屍匠漸漸消失在人們視線中。

我爺爺之所以那麼瞭解這些東西,那是因為……

我爺爺就是背屍人,我一家從明末清初時,便是背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