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招安的條件(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良嗣?他是何許人也?”祝龍問道。
“此人是從遼國投靠過來的,是童貫的心腹!”許貫忠雖然身在江湖,卻悉知天下大事。
“光祿大夫,秘書丞……官位有點低啊!”祝龍暗自嘀咕,原著中,可是太尉級別的人物負責招安啊,難道自己還不如宋江受朝廷重視?
“通知各軍主將,這幾日務必要肅正軍紀,注意軍容軍貌,不可讓趙欽差小覷我等!”
“是!屬下馬上通知下去!”
……
濟州城中。
一大隊人馬熱熱鬧鬧的進城了,吸引了滿城的老百姓來觀看。
鳴鑼開道,十幾個大牌高高舉起,前後金甲騎士隨行,趙良嗣坐在大轎裡,從簾子縫裡看那滿街圍觀的百姓,心裡頗感詫異。
這濟州城就在祝家莊之側,這些百信卻個個氣定神閒,不見慌亂之色,街上也是一片繁榮熱鬧,看來這祝家莊真是秋毫無犯啊!
他又想起臨行前,童貫對他說的話。
“祝龍,梟雄也,若不收服,就是大宋的掘墓人。只要祝龍歸附,其他三賊不足為慮,到時你我才能揮師北上,收復燕雲,功成名就!汝此行,只可成功,不能失敗!”
童貫的話了他很大的壓力,讓趙良嗣心裡沒有底。
他嘆了口氣,心裡生出一股前途未卜的彷徨之感。
本在大遼為官,眼見遼國這艘鉅艦將要沉沒,便及時脫身,跳上大宋這艘看似堅固豪華的遊輪。
卻不料大宋也是內憂外患,可笑君臣尚不自知,還在紙醉金迷,內鬥虛耗。
在遼國生長,為官多年,他見識過遼國的軍隊有多麼強大,不說戰鬥力,單單是那勇武自信的心氣,大宋的軍隊那是無法相比的。
說實話,他對收復燕雲,已經沒有絲毫的信心。
但是,收復燕雲是自己提出的政治主張,是自己能在朝堂有一席之地的根本,也是道君皇帝重要自己的原因。
所以,哪怕是錯誤的,哪怕沒有希望,自己也要堅持下去,沒有退路可言。
大宋的政治生態已經呈現末路王朝的瘋狂了,政治鬥爭都是你死我活,不給對方留活路。
當年新黨舊黨相爭,一般只是流放。
而現在,都是往死裡整,失去權勢,便是身敗名裂!
“大人,前面到了!”
轎子簾外傳來隨從的提醒,讓趙良嗣回過神來,這才發現已經到了濟州衙門口,轎子已經落地了。
侍從掀開簾子,他從彎腰跨出轎子,只見張叔夜身穿硃紅官袍,帶著府衙大大小小的官員在迎候他。
張叔夜是官場老前輩,學林名士,趙良嗣沒有端欽差的架子,連忙上前,拱手道:“有勞張大人久侯,折煞在下也!”
“趙大人一路舟車勞頓,老夫已經擺下幾杯薄酒,為趙大人接風洗塵!”張叔夜也上前寒暄。
他五十多歲,鬍子花白,但腰板挺直,面容剛毅,不怒自威。
趙良嗣沒有宣讀聖旨,因為皇上根本沒有給張叔夜下達聖旨,所以張叔夜也不用焚香下跪,兩人寒暄著進入府衙後堂,設宴招待。
濟州大小官員作陪,席間絲竹悅耳,歌舞昇平,披著輕紗,身姿妙曼的美豔舞姬長袖起舞,令人賞心悅目。
所謂文人風流,高雅逸趣,陶冶情操。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眾人都酒意上湧,不再拘謹,開始放浪起來。
不過畢竟是知州大人的舞姬,沒有人敢動手動腳,只是指指點點,評頭論足,然後發出猥瑣的笑聲。
“哼,都是鄙俗之輩!”張叔夜心中冷哼一聲,眼見屬下官僚只知道欣賞粗俗的身體之美,不懂歌舞藝術的玄妙,十分鄙視。
“退下!”他揮揮手,讓這群舞姬退出去。
不捨的看著妙曼美女的離去,人群中齊齊發出一陣惋惜的嘆息。
張叔夜臉色更難看了,目光轉向坐在主賓位置的趙良嗣。
正好趙良嗣也看過來,兩人頷首微笑,舉杯示意。
“預祝趙大人此行馬到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