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府,

正月十五,

燈火璀璨,五光十色的彩燈,光彩奪目。

魚龍燈、百花燈、瑞獸燈,鳥蟲燈……惟妙惟肖,令人目不暇接。

大街小巷,遊人如梭,摩肩擦踵。

或是拖家帶口,扶老攜幼,或是好友相聚,高談闊論,或是鮮衣少年,呼朋喚友……

商販的叫賣聲,街頭賣藝者的喝彩聲,店鋪夥計在門口的攬客聲,孩子們的歡笑聲,酒樓裡高談闊論的談笑聲……

“好一副太平盛世景象啊!”

聚仙樓,在三樓臨窗眺望的吳用,痴痴的看著下方的繁華熱鬧,心中頗為矛盾。

大宋經過一百年多年的積累,又沒有大的天災,雖然有趙佶肆意的折騰敗家,但在北京大名府這樣的大都市,還能維持表面上的盛世繁華。

“趙氏若不失德,勤政愛民,誰能奪取他的天下!”

他身旁的祝龍淡淡道。

只見他寬袍大袖,手捧酒樽,一派放蕩不羈的文士風範,頗有幾分魏晉風流。

吳用長嘆一聲,祝龍的目光卻轉向不遠處一座燈火通明的高樓。

此樓明顯比周圍所有的建築都要高,燈火也更加華麗。

“這莫非是翠雲樓?”他問吳用道。

“主公所言不錯,正是大名府第一高樓翠雲樓!這樓比城牆還高,上面的燈火,城外都能看的到呢!”

原來真是“火燒翠雲樓”那個翠雲樓,祝龍笑了。這麼珍貴的樓要是燒了就太可惜了。

古時候建造一座高樓是十分巨大的工程,建成不易,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無數工匠的心血,且耗時長久,而毀滅只需要一把火,一個時辰。

突然樓梯上傳來一陣噔噔的腳步聲,還有許多人的嬉笑說話聲。

“趙提轄,還是我們馬軍舒服,平時行軍,我們騎馬,他們跟在後面吃灰,現在他們值勤,我們登樓觀燈喝酒,豈不快哉!”

“周都頭說得對,上次兵敗被俘,我們受盡了他們的嘲笑,這次我們們登樓俯瞰,把酒臨風,觀賞步兵兄弟們是如何像螞蟻一般辛勤巡邏的!哈哈……”

一群醉醺醺的軍官上了樓來,目光一掃,看中了祝龍他們臨窗的位置。

幾人對視一眼,露出不懷好意的笑容。

一個身材高瘦的軍官走過來,拱了拱手,笑嘻嘻道:“幾位,這個位置是我們趙提轄預訂的。我們來晚了,能否還給我們?”

祝龍沒有理會這些**,依然背對他們,觀賞景緻。

很多人就是這樣,三五個狐朋狗友就在一起,喝多酒後,就互相壯膽,都把自己當成了一個人物,自以為能縱橫四海,無所不能,什麼事都能擺平,忘了自己有幾斤幾兩。

不過祝龍此舉倒不是完全因為瞧不起這些人,而是不想讓他們看見自己的臉。

從剛剛這些軍官的對話中,他得知了這些人當初都是祝家軍的俘虜,怕他們認出自己來。

吳用似笑非笑的看著這些軍官,似乎在考究大宋官軍的素質。

而武松冷冷的看了高瘦軍官一眼,嘴裡吐出一個字:“滾!”

那軍官先是一愣,然後彷彿受到莫大的羞辱,臉色漲紅起來,上前左手揪住武松的衣領,右手舉起拳頭,作勢要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