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用起身打量著祝龍的住宅,這是一間小四合院,正屋、左右廂房,南牆走廊,很封閉、很安全,但現在不夠用了——因為祝龍有家眷了。

這裡是祝龍的住所,也是辦公場所,下屬們都經常來找他彙報請示。以前都是大老爺們,直來直去的,沒什麼可迴避的。

如今再這樣就不方便了。

比如現在吳用來了,林初曼就回避了,躲在廂房裡面,長期以往,肯定是不行的。

“主公,你現在跟以往不同,將士們來來往往,很不方便,不如重新修建一座三進的大宅……”

祝龍打斷道:“不可!”

隨著祝家軍將領越來越多,房屋都不夠用了,後來的將領都沒有房屋可分配,來得早的阮小二、阮小七、鄒淵他們常在梁山,都發揚風格,將房屋讓了出來。

祝家本來就是一座小型軍事要塞,長寬各有一里半,也就一千畝左右,放在後世,有些大學校園都不止這個面積。

以前祝家父子加上管事、僕從,還有莊客,不過兩千人,十分寬敞,甚至不少地方都用來種糧食。

那時候祝家莊房屋挺多,大家住的挺寬敞,還空閒著十幾座。

但如今戰將六十九名,近衛、青龍、白虎、守備營,有近萬大軍,加上祝家的管事、僕從,將領家屬,祝家莊內,住了一萬兩千人。

裝是裝得下,但是房屋不夠住。

所以祝家莊一直在修建房屋,雖然俘虜營有許多免費的壯勞力,但是建房屋是個技術活,俘虜們只能燒磚、燒瓦、砍樹、搬運,挖地基、添土……幹這些粗活累活,關鍵的技術活還得靠泥瓦匠。

一直到現在,房屋還沒有完全修建好,像卞祥、鮑旭他們只能住在軍營中,單身的將領都住在一個院子裡。

前段時間,李家的人剛搬走,房屋就騰給曾家父子了。單廷圭和魏定國都是拖家帶口的人,沒辦法擠在軍營中,剛修建好的宅子就先分配給他們了

這種情況下,祝龍怎麼能讓手下繼續等著,先修建自己的房屋呢?雖然只是小事,但劉大大說過:勿以惡小而為之。

他想了想,道:“讓人將我這宅子改造一下,將南邊的兩間小房子中間打通,粉刷一下,再對外開一扇門,作為我的辦公房,原來的小門也留著,如此既隔開了內外,又方便我進去!”

吳用起身作揖道:“主公英明!只是委屈了公主!”

祝龍擺擺手,笑道:“我一人之苦何足道哉,只希望有朝一日能如杜工部所言:安得廣夏千萬間,庇得天下寒士俱歡顏。”

吳用動容道:“主公有此心,我等天下寒門子弟之福也!那屬下告辭,去安排此事了。”

“且慢!”祝龍喊道,看著吳用,緩緩道:“軍師既要掌管軍機,又要管理內務,還有暗衛營也要你分心,軍師都瘦了!”

吳用連忙道:“為主公分憂,是屬下之福!”

“我與林氏,在濟州時,請了媒人,上門提親,得到她兄長的同意和祝福,已經拜過了天地。所以,林氏已經是我明媒正娶的妻子了,她既然是我妻子,便該擔負起主母之職責,管理好祝家內院,以後軍隊後勤固然由軍師掌管,但是祝家內務由林氏掌管!”

吳用明白了祝龍的意思,道:“屬下明白了!”

“你與幾位內務管事辦好交接,然後讓他們到我院中來。”

“是!屬下先告退了!”

吳用神色如此,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因為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他是祝家軍的軍師,不是祝家莊的管家。

論情理,林初曼是主母,這是她的職責和權力。

主公的事情,吳用辦起來雷厲風行,告辭離去,找管泥瓦匠的管事派人改造祝龍的房屋。

吳用走後,祝龍看著祝家莊的規劃圖,莊內一橫一縱兩條大路,將將祝家莊變成一個“田”字,東西對等,南北比例為六比四,南邊大,北邊小。西北一小塊是祝家祖宅,房舍眾多,祝老太公住在這裡,周圍有高牆青瓦,給人一種庭院深深的感覺。

西南以後是將領和家眷住所,但目前還是一座大工地,因為大雪停工了,只有十幾棟老房屋在風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