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多名梁山水兵的歸降,打斷了祝龍撤軍的計劃。

這是一個意外之喜。

祝家莊現在唯一的短板就是沒有水軍。

有了水軍,可以沿廣濟河直達東京開封府;也可以順濟水而下,到達渤海,渡往遼東——女真的老巢;還可以透過京杭大運河入江入淮。

在祝龍的戰略構想中,水軍的作用至關重要,不可或缺!

而眼下,為了對付梁山,建立一支水軍也是當務之急的事情。

這時候,有人帶著七艘大船來歸降,簡直是雪中送炭。

祝龍重賞了為頭的幾人,犒賞了船上所有的降兵。

看到這些降兵們吃飯的模樣,跟餓死鬼投胎的差不多,祝龍頓時明白了他們為何投降。

夜深人靜,蟲鳴蛙叫。

祝龍獨坐大帳之中,皺眉思索。

水軍組建後,由誰統領呢?

他首先想到的是阮小二和阮小五。

這兄弟倆也是梁山泊附近石碣村的漁民,跟降兵中的很多人相熟,在梁山時又領導過他們。

既是同鄉,又是老領導,應該能將他們管得服服帖帖的。

但他們只能擔任副將,無他,能力不夠!

阮家三兄弟都是野路子出身,沒有獨掌一軍的能力和資格。

主帥該由擔任呢?

阮小二和阮小五現在是孫立的副將,他掌管的又恰巧是水字營,按理,當由孫立擔任水軍主帥。

可是祝龍不打算這樣安排。

在五員正將中,孫立的資歷、能力都排在最後一位。品德也不過關,其他四將,祝龍都是充分信任的,唯獨孫立,始終要防一手。

秦明是最早投靠祝龍的人,親手殺死王英,跟梁山徹底決裂。

在那段艱難歲月裡,他是祝龍的左臂右膀,立下過許多功勞,深得祝龍信任。

可是他不適合為一軍主將,當初在青州時,他就被花榮耍得團團轉,堂堂的正規軍,被一群山賊打敗,兵敗被俘。

祝龍實在不放心將水軍交給他。

排除兩人後,剩下的欒廷玉、林沖、祝彪三人中,祝龍選擇了祝彪。

祝彪的統帥能力是最強的,他有這個天賦。

若是以前,還擔心他驕傲自矜的性格,但現在他屢遭挫折,已經變得沉穩謹慎了。

何況又是親兄弟,當然不存在信不信任的問題了。

而欒廷玉和林沖都善於練兵、衝鋒陷陣,統兵作戰能力目前還未得到表現。

還有林沖作為梁山元老,跟梁山瓜葛太深,關鍵時候,未必靠得住……

這也是祝龍頭疼的一個問題。

他現在的手下大多是梁山降將,用起來束手束腳的。

他不懷疑他們的忠誠,可對老東家手下留情,也是人之常情,特別是那些重情重義的人,他還真不好責備他們。

比如歐鵬!

青州之行,必須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