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太宗震怒御書房 末路歸途風雨夜(第1/3頁)
章節報錯
帝都城的夜裡,安靜、祥和。
皇宮御書房內,大內總管高瓊,手持紫砂玄晶藥爐,正屈身為太宗趙光義斟著微熱的紫參茶。
乳白醇香的參茶緩緩流溢著,粘稠綿綿滴流入晶瑩綠透翠母玉樽內。
半樽將滿,高瓊隨即停止斟流,輕奉玉樽遞至手捧奏章看著、眉頭卻一直緊蹙而沒有舒展開的趙光義近前。
“皇上,紫參茶老奴已經為陛下您備好了,還請陛下您趁熱服下,這樣才能發揮出紫玄參最大功效!”
趙光義卻對他的話聞若無聽一般。眼見高瓊近前,忽開口道:
“老夥計,我手中這份奏章,乃京兆府所遞及,是關於太子府強拆民府民宅的詳細過程。
侃兒奏疏說:關於強拆諸事,均系太子偏妃良娣張氏一人主使所為。其目的,只是為討好太子、將太子差人押解回的大馬車,收到府內,藉以博取太子歡心和恩寵。
並且,拆除時,她是令人高價收購、並與那些房主們事先溝通好的,怎料那日會出如此風波事端。
侃兒他找太子府下人們詳證此事,眾人口供,與那張良娣所言一般無二;可當侃兒欲和那些房主們證詢此事時,這才發現,當事房主們,居然集體失蹤了。
最後,侃兒委派京兆府全部手下四下尋找和探查,數日過去,卻一直渺無音訊。
然而,侃兒準備放棄時,就在今天上午,侃兒手下,驚聞一個駭人聽聞訊息:有樵夫在城外西郊偏僻山林裡,發現一個殺人焚屍滅跡的焚燬現場。
可能是天理昭昭、冤魂索然吧,大火燃燒多半時,恰逢一場規模不小的山雨,這才得以保留那個兇殺現場。
侃兒聞訊後,馬上率手下,並通知會同三司府的仵作,冥司吏等,一同前往案發現場。
在案發現場,他們共清理出男女老幼共計六十七具屍體,均系被人強弓集弩所射殺,而此人數,恰與失蹤房主們總人數及男女老幼人數,完全吻合!
勘察司們在現場所找的被害人遺留物,也證實這一點,被害者,就是太子府欲拆除房宅的那群神秘集體失蹤房主們!
當時,勘察司們還在現場找到一塊腰牌,而這腰牌,竟是太子府家丁所特有。
此樁兇案事關重大,又多有蹊蹺和匪夷所思之處。勘察司們不敢聲張,侃兒他也不敢妄加猜測和咄思,故將全部案情敘陳與我,讓我來勘甄定奪!”
“老夥計,這事、你怎麼看?”
適時,趙光義端起玉樽,置於嘴邊輕輕吮著。
“皇上,護送太子殿下的八大龍騎紫衣衛,回來了。太子,還留於洛陽城內!”
高瓊卻不作正面回答,故意岔開話題。
“嗯,洛陽系我帝都咽喉門戶所在,意義非凡。太子他代天巡撫,在此多待些時日,多與當地官民親近,也是情有所緣而無可厚非。
只是這紫衣衛,為何不留在太子身邊保護太子而先行回來了?”
趙光義不亦以為然的輕描淡寫閒侃著;
“皇上您是知道的:八大紫衣衛實是武林八大門派,為表忠心而選派的各自門派中,最傑出中代弟子至陛下您身邊護衛您安危的。這八人聯手,恐老奴都不是對手。
而他們,雖說是桀驁不馴,極難駕馭,但從來對皇上您忠心耿耿和言聽計從,也只遵從和聽命於您一人。如若不是他們忍無可忍,必不會棄太子於洛陽城而自行回京述職。
皇上,紫衣衛回稟,太子他已在洛陽城逗留半月有餘、而且——日夜笙簫的沉迷於牡丹閣。
八大紫衣衛實忍無可忍,這才憤然而離之。”
高瓊悉心替八大紫衣衛解釋著。
“牡丹閣?牡丹閣是何等所在?”
聞言,趙光義不禁微蹙游龍眉詳問道;
“這…?”高瓊猶豫了;
“哎,老夥計,朕恕你無罪,但說無妨!”
趙光義微眯縫著眼睛追問著。
“遵命皇上!那就恕老奴直言不恭了。牡丹閣、實是煙花柳巷之地,也就民間所說的妓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