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劍破星夜(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陵冷冷的看著臺下人馬,負手而立,伸出兩指,隨著指尖方向,白馬跨上的青流劍玲玲作響,好似按捺不住一樣,衝出劍鞘飛向李陵身前,化作流光一般圍繞在三人周邊。
梁安不動聲色的看著李陵三人,心裡不禁嘀咕到這太子十年不見,居然快到造化之境,已然可以以神御劍,正想著,忽聽臺上李陵開口。
今日我若出手,你們不會活著離開,李陵冷冷的看著梁安又說道:我已非塵世中人,今日出手,難免會造成諸多因果對我無益,你們若能自行退去,我也不會追究,否則我也不介意多些血債。李陵面色一冷,說話間語氣多了幾分凌厲。
太子說笑了,這一手御劍之術想必我等窮極一生也未能看上一眼,今日得見,自是要給太子面子的,小安子雖不算一人之下,但也還能說上幾句話,太子既已給我等臺階,那我等豈有不下之理。
梁安自小便入宮擔當禁衛,十幾歲時皇帝外出遊獵時,太子年幼偶遇猛虎撲來,他便為了太子,敢與猛虎以命相搏,雖未能擊殺猛虎,卻也是保護太子全身而退,倒不是梁安忠心耿耿,而是在這個混亂世道梁安為博得一席之地,不得不以身豪賭,如今看來,梁安賭對了,他向來就是個惜命之人,今日已然鬧到了這一步,何不做個順水人情,即保全性命,又能給太子李陵一個情面,想到這裡。
隨即梁安揮手,人群退散開來,自然讓出一條道路,李陵沒想到這梁安如今變得如此貪生怕死,不由得暗歎一聲,當年那個敢於猛虎命博的虎賁梁安終是不在了。
今日李陵算欠你一個情分,他日有緣,必然還你。自幼學道的李陵深知因果,此次回來本為斬斷情絲,沒想到遇到兩位故人,沾染因果,一切都是命裡註定。
李陵手指指向劍鞘,青流似有不甘的回到鞘內,白馬噠噠的踢著馬蹄,走向前去,李陵帶著兩個孩子就這樣慢慢走出人群,天色漸漸褪去,又迴歸平靜,三人走出長安,閒庭碎步般輕鬆。
大人即是李唐後人,剛才有殺他們的能力,為何不為李姓報仇,卻要做個逃兵。陳七盯著李陵,稚嫩的臉上沒有一絲孩童氣息
陳七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流民,但心中也不少為家國大義,仍然把自己看做李唐之人。
這世上不是所有恩怨都能靠殺人來解決的,我雖李姓,但早已不是當年的李唐太子,如今只是一個修道的劍士而已,今日如若殺人,他日因果即便再小,也會對我修行不益,倒不如順水推舟,送他一個情分。
李婉兒看著身邊這個十年未見的皇兄,心裡不禁泛起一陣酸楚,一別十年,物是人非,李陵早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嫉惡如仇心繫李唐天下的太子,如果是當初那個李唐太子,且不說能不能殺了梁安,必然會奮不顧身的提劍上前,可如今的他不過是一個修道之人,一個碰巧救了自己的人罷了,正想著,身旁陳七像是看出來她的心事,輕輕說
人各有命,既然如此何必想這麼多。
李婉兒驚奇的打量著這個同自己差不多年紀的孩子,雖是邋遢不堪,但仔細一看倒是有幾分好看,自己自幼飽讀聖賢,這種境地下,竟然不如一個鄉野孩子。
李陵將兩人送至馬上,隨即向著長空禁地走去。
大梁都城,梁安率軍回到朝野,滿朝文武心懷忌憚恭敬的看著這個李唐叛徒,唯有高堂之上一人,喜笑顏開,揮手賜座,梁安將軍此次破長安功不可沒,當賞!
大梁建國百年來,梁安是第一位受王上賜座的武將,可見梁王對這個小將軍的喜愛,長安一戰,梁安以最小的傷亡攻破城池,入城後,梁安下令屠城三日,這也是為什麼李陵來時路上流民四起,梁安沒有入座,反而跪下叩首,臣,要請罪。
梁王寵溺的看著臺下的錦衣將軍,愛卿此次為我大梁立下如此功勞,何罪之有啊,朕恕你無罪
臣!破城之時屠城三日,是為罪一
臣!私放太子李陵和公主李婉兒,是為罪二
臣!長安一戰活埋降卒五萬,是為罪三、
滿座文武此刻竟是無一人敢言語,整個殿內只有梁安一人的聲音,許久,但見龍椅上樑王緩緩開口,朕說了,你無罪,站起來,短短几個字威嚴震懾所有人,那大殿之上隨即群臣附和起來
大將軍此次破城勞苦功高,區區幾件小事算得了什麼
大將軍快快拜謝隆恩,王上大恩大德
大將軍真是英雄出少年,深得王上喜愛啊
梁安移步坐下,靜靜的看著大殿群臣,目光冰冷像是在看一群螻蟻一般,又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