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而過,又是來到割稻的時節。

金黃的稻穗,深綠的稻葉,相映生輝,在陽光下帶給人無以言表的滿足。

一塊塊稻田整齊分佈著,家家戶戶都是擼起了袖子,磨刀霍霍向稻禾。

王小聰也不例外。

上一次他便參與了進去,這一次自然更逃不脫,也不會逃。

這可是享受豐收喜悅的最美好時刻,雖然苦,累,但是無比充實滿足。

一把把的稻禾被鋒利的鐮刀割下,運送指定區域,由其他坳民負責將稻穀初步分離下來。

太陽灼辣,燒的人臉皮,肌膚,火辣辣的疼。

手上在割稻過程中,被劃開一條條鋸齒狀的血痕。

大量的稻穀就這樣一揹簍一揹簍地割下來。

隨後經過脫粒,還帶著溼氣的水潤稻穀,夾雜著一些稻禾枝葉一同落進打穀桶裡。

這只是初步分離,後面還要將這些稻穀稻葉混合的進行曬乾,再次分離,一步步得到比較純淨,乾燥的穀子。

這樣的穀子只要儲存得當,能夠儲存很長的時間。

若是往常時候,所有稻禾都是一起脫粒的。

只是這次有所不同,有一個打穀桶被單獨分離出來,專門負責一挑田裡稻禾的脫粒。

這一挑田裡長著的,當然就是精良稻穀。

相較於其它田裡種著的稻禾,這一挑田裡的精良稻穀枝葉明顯要茁壯一些,稻穗也更沉重。

表現出來的就是精良稻穀的稻穗“彎腰”要更厲害,穗子的體積也更大,是其餘稻穀的一點二倍左右。

差別並不是很大,但仔細看還是能看出來。

每年都要對當年穀子進行檢測,記錄栽培和成功資料的坳民,有些驚異地對比了一下兩種穀子。

隨手抓起一把普通稻穀,和一把精良稻穀,握了握,精良稻穀一邊明顯更堅實厚重一些。

然後又分別一粒普通稻穀和精良稻穀放進嘴裡,甜味差別十分明顯!

百分之三十的澱粉含量可不是說笑的,哪怕是一粒也能吃出區別來。

這個坳民頓時驚喜起來。

本來對王小聰對這谷種的描述還有些懷疑,這一下,事實一下子印證了王小聰的描述。

“太好了!”

這坳民把自己新記錄的兩份資料,急匆匆拿到第四小組組長王樹根那邊去。

相信王樹根看見這兩份資料一定也會非常驚喜的。

…………

王小聰當然不知道打穀地發生的事情,他現在正在沉迷於割稻的無限“快樂”中無法自拔呢。

與此同時,兩份手製的資料也放到了王樹根的案前。

乍一看,王樹根第一反應就是難以置信,第二反應就是王小聰牛批炸了!

這特麼怎麼可能?

抗各種病蟲害,不怕旱不怕澇,特娘還能增加百分之三十的澱粉含量,神話都不敢這麼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