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百多人登上飛船,著裝宇航服花不了多長時間。

白漣在駕駛室看著投影,“太阿”控制著這些飛船,等所有人都準備好後,白漣的飛船一騎當先,在前方引路。

宣傳部的人拍下了一些畫面,她們準備好的文案需要用到這些記錄下來的照片。

以後,這些照片也會展覽在“星浩”的歷程博物館中,成為見證公司邁出地球第一步的證明。

“星浩”的一批飛船毫不遮掩的起飛,往星空而去自然也引起人們的注意。

人們第一時間就去“星浩”的官網去看看是不是發生什麼不得了的大事了。

然後人們就發現,“星浩”大早上的更新了一個公告。

“星空浩宇科技正式啟動月球生態圈。”

“好傢伙,一聲不吭的就把人送上月球了?”

“問題的重點是,最早使用藥劑的人都還有三個多月才滿一年,為什麼“星浩”的人能夠提前這麼早登上月球生態圈?”

“樓上能問出這話的。一定沒看過最佳化藥劑的生產商。“星浩”可是藥劑最大的生產商之一。”

平淡了好幾個月得網路起了一點小小的波瀾,日子過的總算沒有那麼無聊。

有人工智慧管控的網路就是這點不好,沒瓜可以吃…

“太阿”操控飛船的速度很快抵達“星浩的第一座月球生態圈。”

飛船停靠非常平穩,船艙內的人感覺不到明顯的震動,飛船就已經連線上生態圈的介面系統。

飛船停穩後,智慧系統開始組織人員離開飛船,進入生態圈。

進入生態圈的流程全部都是地球上的技術員們制定的,白漣和“太阿”全程都沒有參與。

目的就是想看看這些技術人員的能力。

白漣帶著陶詩雅進入生態圈,一隻手緊緊的拉住她的手臂,防止她看的太入迷,到處亂跑。

陶詩雅呆在家裡奶娃已經很久沒出過門了,而這次還是她第一次坐飛船進入太空,看到的是鳥語花香的生態圈基地,自然忍不住放飛自我。

這座“第一生態圈”是“太阿”最先建造完成的生態圈,因為最開始擔心的是環境問題,所以修建的時候第一考慮的就是“山林”這個主題。

在地球,山林的環境更讓人感到適宜和舒適、放鬆。

在白漣的吩咐下,“太阿”將這個生態圈內部佈置成了一個大型的盆地。

四周被高兩百米的山林包圍,在生態圈的中心是一個小型的現代化城市。

兩千多人在經過“消毒間”後,眾人走出光亮的通道後,處與一個植木茂密,鳥語花香,旁邊還有潺潺流水聲響起大型平臺。

一些人忍不住拿出手機在四周圍或是拍照,或是直拍。

而不等這些人的興奮勁過去,一架架普通公交車樣式的車體從一百多米的平臺下飛了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