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陛下,臣冤枉啊!」

「臣是勸諫陛下,陛下如此乾綱獨斷,與那商紂隋煬又有何異?陛下聽不進去忠臣勸諫嗎?」

那言官顯然也是鐵了心想要搏名,被大漢將軍押到演武場內三軍將士的面前,更是不斷的大聲疾呼。

但是底下的那些禁軍士卒看著這一幕,全都是忍俊不禁,根本沒有人覺得這位所謂的大官有什麼過人之處。

在他們看來,這位景泰皇帝,可以持刀跟著他們衝陣,可以料理朝堂政務,更會行折畝法,為民做主。

什麼乾綱獨斷,什麼與商紂隋煬相比,全都是狗屁。

他們就是最底層計程車卒,他們的家人就是最底層的百姓,這位皇帝的新政到底如何,他們這些人還不瞭解嗎?

這言官為圖搏名之舉,不僅讓臺上諸多的朝廷大臣顏面盡失、連連搖頭嘆息,更是讓三軍將士一齊看了個天大的笑話。

所謂的為國為民,竟然是當著眾人之面,辱罵陰咒皇帝!

朝廷打板子,是有說道的,十板是給個警告,二十板是讓他吃些苦頭,如朱棣方才說的重責三十大板,換句話說,也可以理解成,把他給朕活活打死。

去行杖責的金瓜武士隸屬於親軍衛,在打擊掉孫氏力量以後,早已經都是忠於皇帝的親衛,自然是要幫皇帝辦事。

其實用不著三十大板,二十板未到,那言官中氣十足的喊聲就漸漸變得有氣無力,等到打到第二十五板時,更是已經昏死過去。

眾人望去,發覺這位言官的屁股上,已然是皮開肉綻了。

禮部尚書胡濙剛才朱棣要打人的時候,他是一聲沒吭,現在人快被打死了,卻是連忙站出來,說道:

「陛下有仁德之心,臣提議還是免除鄭大人餘下這五板。」

「朕自然是有仁德之心的,那便依愛卿所言,免了他餘下的五大板。」朱棣笑道,隨即話鋒一轉,道:

「若是日後再有人敢肆意在朝堂上汙衊公卿大臣,皆依此例!」

胡濙連忙拍馬屁:「陛下仁德蓋世,乃是天下萬民之福,臣代鄭大人謝過陛下隆恩浩蕩,萬歲萬萬歲!」

眾人都十分鄙夷地看了一眼這個當朝的禮部尚書,隨後也都口嫌體正直地說道:「陛下聖明!」

確實沒什麼好說的了,朱棣的話意思很清楚,這是藉著打這個言官的名義,在敲打他們這些公卿大臣呢。

現在站出去罵皇帝,不僅博不到名聲,反而會在這三軍將士眼前出醜。

對於這幫同僚的看不起,胡濙已經從一開始的難以接受,到現在的習以為常,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了。

只要皇帝不倒臺,只要皇帝無心對自己怎麼樣,那別人就更拿自己沒辦法。

于謙和王竑的一段對話,皇帝都能讓史官加筆,那自己這階段如此不遺餘力地給他老人家擦屁股,死後謀一個賢臣的名聲,這要求不過分吧?

….

胡濙覺得,自己的這個要求很合理,雖然他沒明說過,但也相信皇帝會明白。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

河南折畝之事。」

待朱棣點頭示意,王文才繼續說:「啟奏陛下,河南監察御史申嘉上報,河南本地的多家大戶,均有隱瞞田畝之嫌。」

朱棣聞言,示意演武場內禁軍的操練繼續,走下點將臺,問道:「有什麼話,你就直說吧,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