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賈詡二人聽到曹操這番話,不禁大驚失色,劉武竟然投降了劉備?這令誰也不能想到,劉武在鄴城可是被捧成神的存在,在鄴城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現在竟然還是要叛逃劉備,這讓誰也是難以置信。

荀彧不相信劉武會背叛曹操,他急忙向曹操求情:“曹公,會不會是情報出錯了?文良的性格你我都是知道的,他怎麼可能會背叛曹操?”

曹操不給荀彧求情的機會,厲聲道:“文若不必再替劉武求情,劉武投降劉備,此事千真萬確,容不得半點馬虎!”曹操當然不會管荀彧怎麼說,畢竟劉武為什麼會南下他心裡比誰都清楚,他現在要做的便是如何儘快處理這件事。

荀彧愣住了,怎麼辦?莫非真的要與文良為敵?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願看到的局面。賈詡此時卻是沉默了,他隱隱約約感覺此事有些不對勁。

曹操話鋒一轉,說出了此次讓荀彧賈詡前來的目的:“文若,文和,此次召你二位前來便是想要聽聽你二人關於此事的意見,孤現在想要立刻南下荊州,殺得劉備劉武片甲不留!”

劉武的力量曹操荀彧賈詡都是知道的,再加上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劉備,若是給劉武足夠多的時間,到時候曹操再想拿下荊州可就難了。

聽到曹操這麼說,賈詡急忙向曹操獻策:“曹公不必親自前往,可令一員大將領兵三萬圍剿劉備,劉武剛剛抵達荊州,幫助劉備尚且羽翼未豐,現在正是趁機剿滅劉備的好時機!”

曹操聽到賈詡的計策,甚是滿意,終於有個人不為劉武說話,而是幫助自己了,曹操大喜:“文和說的確實有幾分道理,繼續說下去。”

“劉武乃是天縱奇才,劉備又是梟雄之主,此二人若是聯合,定會是曹操統一天下的最大障礙,領兵大將必須是身經百戰,能文能武之人。”

荀彧對於賈詡的背刺感到不齒,劉武還在鄴城的時候,賈詡最愛拍劉武的馬屁,向劉武求教,當劉武離開了曹操後,便開始設計拿他,現在劉武究竟是否叛變還未曾有定論,就已經想好辦法除掉劉武,真乃第一毒師!

曹操看荀彧站在那不說話,便問道:“文若,談談你的看法。”

荀彧關於這件事自然是不願多與曹操糾纏,曹操是君,荀彧是臣,既然已經在曹操的帳下,當然要為曹操出力,可對於劉武,荀彧卻有著說不出的感情,在鄴城的時候,劉武與荀彧是亦師亦友,他們的志向同是匡扶漢室。

現在劉武已經離開,只留下荀彧一個人在曹營苦苦堅持,在荀彧的設想中便是讓曹操統一全國後讓位於漢獻帝,荀彧一直認為曹營的諸君都仍是忠於漢室,為漢獻帝分憂,現在劉武已經降備,自己又應當何去何從?

曹操見荀彧沒有回答,耐住性子又問了一遍:“文若,談談你的看法。”

賈詡在一旁連忙拽了拽荀彧的衣角,荀彧這才回過神來:“文若仍堅持劉武沒有投降劉備,還望曹公明察!”

曹操不想再聽荀彧叨叨,趕劉武走的人正是他自己,劉武就是不叛變,他也要叛變,他若是不願叛變,那曹操就幫他叛變,這只是一個鄴城宅院暗殺失敗的藉口罷了,誰人會當真?

曹操不再回應荀彧,反而稱讚賈詡的計謀:“文和之言深得孤意!”

“多謝曹公!”

曹操將夏侯惇叫來:“元讓,我現命你與李典領七萬大軍南下新野,勢必要將劉備和劉武一網打盡,不留後患!”

夏侯惇道了聲是,退了出去。

荀彧賈詡聽到曹操派遣七萬大軍去圍攻新野,不免也感覺震驚。

要知道當時整個荊州也才不過十五萬士卒,還是分散在荊州地,而曹操在面對一個小小的新野城,卻值得讓自己的兩員大將領七萬兵馬去圍剿,足矣可見曹操對於劉武和劉備的忌憚,這次是不破劉備誓不還了。